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黄连解毒汤可治疗酒渣性痤疮

2017/2/23 17:37:49 举报/反馈

酒渣性痤疮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两颊、颌部和额部。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重度患者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疱,严重者会产生鼻端肥大、毛囊哆开而形成鼻赘。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一般开清肺热的中药就能治疗酒渣性痤疮,常见的药方是黄连解毒汤。

用法:每日取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2次服用。

功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火热;心火亢盛,口舌生疮;血热妄行;肝火目赤肿痛;胃热呕吐,牙龈肿痛。黄连解毒汤有泻火解毒功效,适用于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黄连解毒汤适用于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的酒渣性痤疮患者。

注意: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嗜烟人群更易患酒渣鼻 3茶饮清热解毒攻克酒糟鼻

嗜烟人群更容易患酒渣鼻

Q:酒渣鼻,是什么回事,该怎办?

酒糟鼻是属于痤疮疾病的一种,和痤疮杆菌感染,不无关系,和中医的肺胃热盛都有关系的。此时,需要对症的清热解毒下火治疗等为宜。例如,可以服用牛黄上清丸治疗,具有着清泻肺胃火热的作用,以及配合服用红霉素片或者是服用多西环素进行抗感染的治疗等。具体用药,谨遵医嘱。

Q:酒渣鼻

你试以下方法方剂1黄柏50克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没黄柏为度,密封1周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兑蒸馏水50毫升,装瓶中备用。每适应症:酒渣鼻方剂2雄黄25克,轻粉、硼砂各10克制用法:共研细粉,乳汁调。涂患处。适应症:酒渣鼻方剂3硫黄、槟榔各等量,冰片少许制用法:共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搽患处。适应症:酒渣鼻方剂4枇杷叶(去毛)适量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适应症:酒渣鼻方剂5党参、怀山药各15克,女贞子、菟丝子、银花、鸡内金、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各10克,黄柏、黄芩、地骨皮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6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红斑期方剂7紫花地丁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12克,栀子、元参各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丘疹期方剂8当归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陈皮各6克,桃仁、红花、黄芩各10克,大黄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鼻赘期方剂9侧柏叶、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参、生地各20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0生地25克,当归、川芎、赤芍、黄芩各15克,陈皮、红花、苦参、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1栀子、枇杷叶各15克,杏仁、硫黄各10克,石菖蒲12克,轻粉、冰片各3克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2赤茯苓、金银花、虎杖各12克,当归10克,生地黄、赤芍各9克,川芎、黄芩、栀子、陈皮、红花、五灵脂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3生地、赤芍、黄芩、生栀子、桃仁各9克,当归6克,川芎、红花各4.5克,地骨皮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4露蜂房500克制用法:研末。每次3克,日服2次,白酒送下。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5丁香12粒,蜂蜜15毫升制用法:丁香研粉,以蜜调。敷患处。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6轻粉6克,杏仁、硫黄各12克制用法:先将轻粉研细,次加杏仁同研,最后三者共研和匀。可用手指或棉签蘸药搽患处。适应症:酒渣鼻、痤疮方剂17党参、黄柏、桑白皮各9克,黄连、甘草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酒渣鼻方剂18荆芥穗120克,防风、杏仁(去皮尖)、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炙甘草各30克制用法:共研细末。饭后清茶调服9克,每日3次。适应症:肺风酒渣鼻方剂19陈皮、桃仁、红花、赤芍、甘草各9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金银花30克,黄芩、栀子、枇杷叶、桑白皮、川芎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为1疗程。适应症:酒渣鼻方剂20绿豆450克,荷花瓣干品6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密陀僧各6克制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将患处洗净,白天以药末擦之,晚上则以温水将药调成糊状,封涂于患部,次晨则洗掉。适应症:酒渣鼻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