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检查:(1)糖尿病患者除血糖检查外还应到医院做以下有关的检查: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现近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应每2—3个月复查一次,它能够更好地评价您的血糖控制好坏,正常值为4~6%,最好控制在6.5%以下,如果超出这个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将明显增加,应该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尽快控制达标;另外,此项检查还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因此,应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来估计病情控制的好坏,仅仅控制好空腹和餐后血糖,忽略糖化血红蛋白的话,不利于糖尿病的监控和治疗。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两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美国及英国糖尿病血糖控制试验(DCCT和UKPDS)也证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紧密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1%,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长期评估指标。如果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4~6%)则糖尿病并发症会大大减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为控制良好,控制在7.0%以下为控制达标,超过7.0%为控制不良,应该尽快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为控制达标,我国2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30%,这是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②初诊患者必须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以保证用药安全和全面评估您的病情,以后每3~6个月测一次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如有高血压每月检测血压,即使血压正常也要每半年检测一次。
③糖尿病神经血管筛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和下肢血管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防止发展为糖尿病足,导致截肢。
④眼底检查,如果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年查一次“眼底”,如果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一般在第三期病变要做激光治疗,否则治疗效果不会好,容易导致失明。
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为明确早期的糖尿病肾脏病变应检测8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如果异常应每3个月复查。
附:如何留8小时尿(指晚10点至早6点的尿)测白蛋白排泄率(UAER)?
晚10点排尿弃去(因是晚10点以前的尿)→晚10点以后的尿无论尿多少次都排在尿盆中→早6点无论是否有尿意排最后一次尿于尿盆中这才算8小时的尿,→量量尿的容量(多少毫升)或量量尿的重量(多少斤、两)均可,并写在化验条上→将尿摇匀后取一点尿液(约送检瓶的多半瓶即可,不要放满)送到医院化验。如果没注明尿量无法计算,需重留。
⑥定期到有关科室做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检查与治疗,例如进行颈部动脉彩超、双下肢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
⑦在初次发现血糖异常时(空腹血糖过高和糖耐量低减期、糖尿病早期),可以进行胰岛细胞功能检测(同时做糖耐量试验),以后每1-2年复查一次。有些病人需按医生指定的时间复查,以掌握胰岛素抵抗情况,胰岛β细胞暂时功能恢复情况或功能下降衰竭情况,及时地、正确地调整治疗方案。
附:如何做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
请您于实验前日晚八点后停止进食,安静休息,次日清晨准备好温开水150ml,空腹采血后请您将50%葡萄糖150ml(七支半)溶解于已准备好的温开水中,5分钟内喝下,从服糖水第一口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抽血。注意:请您在实验期间不要进食,避免剧烈活动!
(2)每个糖尿病人只要有条件应自备一台血糖仪,购买血糖仪时不要图便宜,尽可能向您的主治医生咨询。如果您拥有了血糖仪,或者您是住院患者,应在以下时候做血糖检查①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临床意义: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黎明现象)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②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临床意义: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③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临床意义: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