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期疾病档案》杂志刊登的英国一项新研究告诫,给幼儿吃整颗葡萄可能引起窒息,甚至意外死亡。窒息死亡是儿童(特别是幼儿)死亡的主因。在5岁以下幼儿窒息死亡病例中,食物占一半以上,葡萄是仅次于热狗和糖果的第三大常见窒息食物。除了食物,孩子也可能因为淘气误吞一些不能吃的小东西,比如纽扣、硬币等等小物件而发生意外。那么,如果孩子不慎误吞了大颗食物或者一些异物,应该怎么急救呢?家长应该怎么预防孩子误吞不该吞食的东西呢?
预防为主
喂食时尽量将坚硬的食物弄碎给宝贝食用,并且宝贝吃饭时不要逗笑或打骂孩子。五岁之前不要接触花生瓜子等坚果,坚果是各种物件中最危险的,因为它不能用X光照出位置来,若塞着气管或支气管,吸收了水分便会膨胀,堵塞气道,引致窒息,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食。
在宝宝爬行之前,先检查地面是否有纽扣、大头针、气球、豆粒、糖丸、硬币等小物品,有的话要清理干净。宝宝的玩具要定时检查,看看细小的零部件如螺钉、小珠子等有无松动情况。
常备药品应放置在小孩无法拿到的地方。瓶装药品要标签鲜明,不要与食物放在一起。家中不要用空的饮料瓶存放有毒及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以防儿童误服。
对能听懂语言的宝宝,应经常叮嘱宝贝不要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
急救方法
家长是否能对孩子采取急救,要事先判断孩子吞入的异物是卡在气管还是食道。若宝宝能说话,则表示异物在食道内,或是部分阻塞气管,家长无需急救,可直接送入医院治疗。若宝宝无法发声,则异物很可能完全堵塞了气管,家长应立即采取急救方法,同时拨打120急救。
急救方法包括拍背法、催吐法、迫挤胃部法。
拍背法:让幼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幼儿咳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拍背。
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此法为美国海默来克医师所发明,故称“海默来克手法”。
小于1岁以下之婴幼儿,异物哽塞在气管时不可进行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此外,发生异物卡喉后,家长不要盲目取,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