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西药大致分为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其中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以非胰岛素类药物为主,分为非胰岛素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
1、糖尿病用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的药理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抑制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抑制钾外流,造成细胞的去极化,导致钙通道开放,钙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使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水平增高,细胞内结合钙分解成游离钙的作用加强,胰岛素分泌增加。
磺脲类药物还可加强胰岛素刺激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肝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加,减少肝糖生成;促进脂肪细胞内葡萄葡萄糖的转运,增加脂肪合成;增强内骼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使肌糖原合成增加;③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例如达美康),调节血脂,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微血管病变。
2、糖尿病用双胍类降糖药
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食欲,减少糖类的吸收,比较适合于较胖者服用,降糖作用也属中等,这类药物包括降糖灵(苯乙双胍、DBl)、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降糖灵价格便宜,但因其副作用比较大,已不常用。二甲双胍副作用小。
3、糖尿病用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属于第三类口服降糖药,主要有拜糖平和倍欣等,这类药作用与前两种不太一样,主要是抑制糖类的分解,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