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控制餐后血糖

2017/2/16 11:11:58 举报/反馈

一般来说,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要高一些,但不会超出太多。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该超过7.8毫摩尔/升,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时后测定血浆葡萄糖,检测血糖≥7.8毫摩尔/升(140mg/dl),但<11.1毫摩尔/升(200mg/dl)则为糖耐量减退,是糖尿病前期。如果血糖≥11.1毫摩尔/升(200mg/d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而且要使餐后血糖保持在良好水平,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合理健康的饮食

饮食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要严格长期执行。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并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饮食治疗要做到少食多餐、限制饮食总量、按食物总热量安排饮食,少吃消化快、吸收快、葡萄糖释放快的食物。像糯米、南瓜、马铃薯泥等属于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应尽量少食用。 在保证总热量的前提下,可选择消化吸收慢、升血糖慢的食品,如荞麦、燕麦、黑麦等各种粗粮。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如豆类、海带、紫菜等,这一类食品在胃肠道遇水后与葡萄糖形成黏胶,从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水平降低,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矫正肥胖的体型,从而改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进餐后适量的运动对降低餐后血糖大有帮助,较为适宜的运动时间是餐后60~90分钟,此时不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同时避免了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每次运动锻炼时间应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得到锻炼,如快速走路、做操、打拳、跳交谊舞等,既能锻炼全身,又令人感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控制好空腹和餐后血糖有什么意义?

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反应两个不同的血糖水平,空腹通常就是早上起床之后的血糖水平,就是晚上进餐后的八个小时以上没有进食。吃过饭后就称餐后血糖。一般计算平均血糖比较好,现在越来越看重平均血糖,一般要求空腹的和餐后的血糖都要控制好。

Q: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四五十岁以下的病人,血糖控制的标准要求应该是“2、4、6、7”,“2、4”即两个4(4.4),意思是,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6.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应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再严格要求一点,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应该是“5、6、7、7”,意思就是,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5.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应控制在4.4~7.7毫摩尔/升。对于大于65岁,又合并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病人,要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10.0毫摩尔/升即可,讲求平稳降血糖,不可过猛。  掌握了这个简单原则,病人再测血糖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和医生也可以进行更有效的交流。

Q: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适

一般来讲餐后血血糖如果超过了11.1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主要还是控制血糖,需要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一般来讲糖尿病病人餐后1小时血糖是需要控制在9.0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最好还是能控制在7.8以下。这样才能减小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