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发表在Nutrition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食物(尤其是淀粉类食物)温度对消化吸收的影响的确非常大。
这项研究征集了9个年轻健康男性志愿者,早上给他们食用当天新鲜烹调的马铃薯,每天吃的马铃薯数量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一部分日子中,吃的是热乎乎的马铃薯,测定其中心温度为84摄氏度。另一部分日子,吃的是彻底凉到室温的马铃薯,测定其中心温度为26摄氏度。
按理说,两种马铃薯餐,营养成分没有丝毫区别,不过是其中之一烹调后晾凉1个小时而已。但是,测试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吃热马铃薯后,餐后血糖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吃凉的马铃薯,血糖指数分别是122和78,相差50%以上。而餐后血胰岛素的上升幅度差异同样大,餐后胰岛素指分别是117和82。
不过,最令人惊讶的是,餐后的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趋势完全不同,热马铃薯带来了显着上升,而凉马铃薯不仅未引起上升,甚至还有非常显着的下降!
对于淀粉类食物来说,消化难度不仅与纤维含量有关,还与淀粉的糊化程度及老化程度有关。而淀粉的糊化程度和老化程度,均受到温度的强烈影响。没有足够的温度,淀粉不能充分糊化,也就是不熟。
而熟了之后一旦降温,淀粉分子就会重新聚拢,向生的方向回归,发生粘度下降、硬度上升等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化回生。淀粉分子回生之后,会产生更多的抗性淀粉,也就是不容易被人消化吸收的淀粉分子,它们和膳食纤维有点像,只有进了大肠才能被大肠微生物所发酵。
另一方面,从食物脂肪角度来说,牛羊肉的脂肪,含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其熔点超过体温。因此,在凉后再吃,其脂肪呈现固态,消化速度也会降低。
从这些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消化能力太好,身体又肥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吃一些放凉的食物,增加抗性淀粉,能延缓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上升,还能改善肠道菌群,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