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6种危害肝脏的因素

2017/1/17 17:37:08 举报/反馈

1、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肝脏健康的首要敌人,目前科学家发现甲、乙、丙、丁、戊、庚等6种型号肝炎病毒,其中以乙、丙、庚等型号为凶险。

2、药物。调查资料显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乙肝患者的%。在老人组,这一更高。据报道,在岁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43%是由药物引起。如阿司匹林、磺胺、青霉素、利福平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脏的物。即使那些看似安全的物,如营养、补等,也会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

3、食物污染。有这样一类人,没有肝炎的任何症状,但查血时却表现出单项转氨酶升高,原因何在?不少提出食物污染可能难辞其咎。食物污染包括蔬菜、瓜果的农残留;某些食品添加剂,如面粉增白剂、防腐剂;水源污染,如一些化学有毒物质对饮用水的污染;熏烤食物及变质食物,如烂姜、发红的元宵、长芽的土豆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对食物中所含病毒和细菌的解毒负担。如果肝功能不好,会引起病毒血症、菌毒血症。食物污染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至于造成危害,但慢性毒害作用的积累完全能使肝脏功能受损。

4、肥胖。正常情况下,肝脏本身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的4%-7%,如果肝脏内脂肪含量占到%以上,引起肝功受损,医学上称之为脂肪肝。切莫小看脂肪肝,恶化下去是肝硬化。脂肪肝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肥胖、肝炎、糖尿病等。特别不可忽视肥胖之害,它不仅威胁成年人,也是小脂肪肝的一大元凶。有报告指出,胖墩儿的脂肪肝高达80%。

5、酒精。俗话说,酒多伤身。为什么呢?因为酒中的酒精是一种很奇特分子,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所以一旦进入人体便如鱼得水,无处不在。当然,首先倒霉的又是肝脏,因为酒精本身含有毒性,足以伤害肝脏。脂肪肝是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以形成,接着导致纤化,再变成酒精性肝病,随后情况更糟了,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严格戒酒,有时候同学好友聚会,你可以假装得病了正在吃遵医嘱不能喝酒,或者谎称得了不能喝酒的慢性病,比如说胃病,或者痔疮。女性战友更容易编借口了。

6、恶化情绪。云。忧伤脾,怒伤肝。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荷尔蒙分泌失去,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使肝因缺血而亡。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接触危害因素: 其它粉尘,汽油,二异氰酸

结合你出现的症状就是和你接住。

Q:重度脂肪肝的危害是什么?

对于重度脂肪肝患者来说,其病的危害主要是肝内纤维组织增生,脂肪性肝硬化。所谓肝硬化,是指肝细胞坏死,肝内出现许多纤维束,肝脏代谢失常,肝脏表面如苦瓜般凹凸不平。体检可见肝脾肿大,并有食欲减退、腹胀及右上腹压迫感或胀满感、疲惫乏力等体征。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因此必须要及时的治疗。

Q:脂肪肝的危害是什么?

脂肪肝的危害之一:脂肪肝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就成为肝硬化。在国外,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10%~40%发展为肝硬化。大量饮酒引起肝硬化的时限为20年,但有时少于上述饮酒量和时限也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为25%,发生肝硬化的概率较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约1.5%~8.0%的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是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脂肪肝的危害之二:脂肪肝与肝癌的关系,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脂肪肝疾患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脂肪肝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既是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因此,脂肪肝对肝癌的发生有一个助动因素,可增加癌变的机率。那么怎样解决脂肪肝的问题呢?首先治疗脂肪肝乱吃药是会伤肝的,目前脂肪肝的患者大多采用茶疗,在这方面效果比较好的是甘道芯缓释茶,甘道芯缓释茶能有效的清除肝脏脂肪肝和毒素,相当于给肝脏做了一次全面的清洁。充分的滋养、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通过调养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方向恶化。那么脂肪肝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合理膳食,五项注意:第一,一定要限酒,不必戒肉;第二,每顿饭二两粮,不当泔水缸;第三,三份高蛋白(一两瘦肉、一个鸡蛋、二两豆腐);第四:饮食四有:有粗有细不甜不咸;第五,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弱碱);还有,“吃饭七八分饱”,不能吃饱了,尤其是肝硬化病人更不能吃饱了,肝硬化病人吃两三分饱就可以了,吃饱以后腹压高会出血的,可以多餐少吃。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