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类肝脏占位性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均是较为有益的,大家,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及时掌握“确诊肝癌的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均是极为有益的,那如何才能确诊肝癌呢?
对此,肝癌早期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主要以上腹饱胀、厌食、乏力、消瘦等肝炎症状为主,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区钝痛、进行性肝肿大等不适表现,确诊主要依靠以下相关检查结果:
一、肝脏影像学检查:
检查项目有肝脏B超、CT、同位素肝扫描、肝血管造影等等,可发现肝内的不同大小的占位性病变,对肝癌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肝脏B型超声检查,其检查可准确检测出2CM左右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占位性病变诊断较为困难,建议借助肝脏CT、MRI等检查指标明确诊断。
二、甲胎蛋白(AFP):
是临床上诊断肝癌较特异性指标之一,测定值>200μg持续8周,或>400μg持续4周,在排除了肝炎活动期、生殖系统胚胎癌、妊娠及新生儿生理性升高等情况,便可结合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
三、肝功能:
可反映肝脏有无炎症损伤,一般来讲早期肝癌肝功能可完全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肝功能检查指标(转氨酶、胆红素、蛋白检查)明显异常,逐渐由代偿变为失代偿,出现胆红素增高,SGPT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等。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