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水平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已经患糖尿病,或是存在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从更宽的时间段来反映患者的血糖,即患者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而且在检测时无需空腹。该研究的全部血液样本来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1.1万名成年人,这些人当时都未患糖尿病。研究者首先检测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然后随访多年,观察哪些人最后发生了糖尿病。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找到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最佳指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标准已逐渐被患者了解和接受,但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仍不容乐观,超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这极大地增加了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作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可靠地反映检测前90-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同时,这一“金标准”直接提示了糖尿病的监控情况,以及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应小于6.5%。
只有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糖尿病并发症才能得到预防,才能让患者远期受益。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使血糖控制已达标,且比较平稳,患者每年也应至少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患病多年的“老病号”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有助于了解病情的监控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检测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