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尿毒症的三大护理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7/2/2 8:39:27 举报/反馈

虽然现在医学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还有很多种疾病我们依然无法完全的治愈,而尿毒症就是其中的一种,了解尿毒症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家知道尿毒症的形成原因吗?下面就给大家来说说尿毒症该如何去治疗。

很多尿毒症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后并没有好好的护理自己的身体,导致了病情进一步的恶化,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又该如何去护理自己的身体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尿毒症的三大护理措施

1、及时控制血压、血脂方面的安全隐患

大多数的尿毒症患者都有过相应的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在合理护理尿毒症的方法中,及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的病情是很有意义的。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这些疾病的而病情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而发生了肾脏的进一步损害,最终导致尿毒症病发。

2、加强随诊,以便及时控制病情

大多数的尿毒症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上,该病的病情依旧没能取得完全的治愈效果。临床治愈只是在临床上得以缓解,在生活中依旧需要按照合理护理尿毒症的方法来进行合理的护理。加强随诊就是为了在病情出现反复的苗头时,即将其铲除。

3、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

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患上感冒之后而渐渐地诱发了疾病的病情出现反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当心感冒和感染“偷”走我们的肾脏健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作息时间、饮食等等方面。在清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机体素质进行适当的锻炼。

以上就是尿毒症患者在治疗之后应该进行的三种护理工作了,其实有很多的尿毒症患者在治疗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而去世,这是让人觉得十分惋惜的,那么治疗尿毒症到底有哪几种方法呢,想必大家也是想了解一下的。

尿毒症该如何治疗

1、尿毒症的治疗要先治疗高血压。

2、口服氧化淀粉等吸附剂,使血尿素氮下降。

3、口服钙剂和维生素口治疗肾性骨病。

4、增加铁剂和叶酸的摄入有利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5、应用钙离子拈抗剂,这也是尿毒症的治疗。

6、饮食治疗,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低磷饮食,可使残存肾单位内钙的沉积减轻,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一般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40%,脂肪应占30%~40%,这也是尿毒症的治疗。

尿毒症多由一些慢性肾脏疾病引起,希望患者不要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及早预防,发现后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您患有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请积极治疗,预防尿毒症的发生。那么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一般,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十分复杂,经过长期、广泛、大量的研究,医学界认为下面的这些因素是比较明确的。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哪些

1。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尿毒症。

2。继发于全身性疾病

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痛风等,可引发尿毒症。

3。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

如慢性肾盂肾炎,也可导致尿毒症。

4。慢性尿路梗阻

如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肿瘤等,也是尿毒症的病因之一。

5。先天性肾脏疾患

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也可引起尿毒症。

6。其他原因

如服用肾毒性药物,以及盲目减肥等均有可能引发尿毒症。

患上尿毒症之后,单单依靠治疗是完全不够的,更要在饮食上保证患者的营养吸收,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更快的康复,那么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健康的饮食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说一下。

尿毒症健康饮食原则

1、低蛋白饮食

一般每天为30克左右,可以牛奶、鸡蛋、瘦肉为主,少吃猪肉、牛肉、鱼,限制豆制品。

2、供给足够热量

主食每天一般为6两,其中一半为麦淀粉。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尤其是含铁、锌、硒类的食物。

4、严格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

钠盐摄入量限制在3~5克/日;水的摄人量与尿量密切相关,尿量少于l000毫升/日时,摄入水量限制在700~900毫升/日,无尿阶段水的摄人量严格遵照医嘱。

5、低磷饮食

动物的内脏及脑含磷高,尽量避免。

6、限制高钾饮食

尿毒症病人血钾过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含钾高的食品有冬菇、紫菜、黄豆芽,水果类有柑橘、香蕉。

7、限制使用对肾功能有害的药物

如氨基比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部分抗风湿药和解热镇痛药;文献报道50多种中草药对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植物类药马兜铃、木通、细辛、雷公藤、草乌等;动物类: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矿物类:含砷、汞、铅类药物。

8、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年体检1~2次。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更应重视尿常规和肾脏功能的检查。

9、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预防感染。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