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体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各项检查均正常的一类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据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人,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如此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群体是否对正常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呢?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一种病理状态,原因主要与母婴传播及接触乙肝病毒等传染途径有关;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初就处于病毒潜伏携带的状态,也可以是经过乙肝发病后继而出现的一种转归状态,主要特点是临床无任何肝炎和乙肝的症状和体征,只有乙肝两对半检测显示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一种特殊病理状态,但从客观临床检查数据和症征方面来看,还未表现出有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等情况,所以从临床角严格而言,它不属于乙肝,可以说是乙肝的早期。在当前临床中还存在一种争议,就是乙肝病后出现的慢性病毒携带者是否也归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前还没有统一的共识;但从病程角度来看显然一个是乙肝病毒的感染初期,一个是乙肝转归的一种表现。而从病毒的传染性而言,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也较强,危害性也较大。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只是各自的传染性强弱不同。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不含病毒的桉酸成分,就其本身而言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应将其视为传染性的标志。一般来说HBVDNA值越高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越强,HBVDNA值越低或者结果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越弱。
所以如果要判断携带者是否有传染性得去检查肝功能及DNA,还有B超,看是否正常,如果异常那么传染的几率是大的。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有乙肝病毒或丁肝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有大量病毒颗粒不时向血液或体液中释放,那么这个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物、尿液都可能带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两种分型: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代表了两个分期,各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强弱不同。
第一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携带者,此类人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因此肝细胞的损伤极轻微,肝功能正常,肝脏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此类人群体内病毒复制可以很活跃,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程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所以此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第二种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正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
可见,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感染了乙肝病毒,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很重要。
如何阻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
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只有体内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就能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传染。所以经常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注射乙肝疫苗才好。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性、亲密接触等途径传染,所以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时候,不要和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脚盆、牙刷、剃须刀等;一旦有伤口要及时处理,避免有血液的接触;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过性生活的时候要携带安全套,如果口腔黏膜有破损的最好不要接吻等。
只要做好了以上预防措施,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另外为了自身和亲人的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异常就要及时治疗,争取把病情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