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以乙型病毒性所致的肝硬化为主。目前,治疗肝硬化尚无特效方法,病因治疗及早期预防为治疗的关键。干扰素不仅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而且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活性,许多实验还表现干扰素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肝胶原纤维的合成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前后血清Ⅳ-C、HA含量变化来探讨干扰素抗肝纤维化作用。
1、病例选择
慢性乙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有关血清学指标检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休息、服用维生素类、肌苷、甘利欣等一般保肝药物等),治疗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3Mu,肌注,每日1次,15天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
3、治疗结果
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和类流感症状以及白细胞下降。发热和类流感症状主要发生于第1-2针,第3针逐步消失、白细胞下降于第一周后下降最为明显,一般采取对症处理,使用升白药物后就能稳定在许可的范围内。
早期治疗乙型肝炎,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是降低肝硬化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α-2b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活性。它可通过抗病毒控制炎症激发因素:抑制肝内贮脂细胞的增生与转化及抑制胶原mRNA、减少胶原蛋白表达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能减缓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此法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观察及推广应用。而且α-2b干扰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和类流感症状,以及自细胞下降,一般采取对症处理,即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