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可指导治疗

2017/1/12 15:16:15 举报/反馈

表面抗原可反映肝内病毒水平

众所周知,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若在急性期内不能将之彻底清除,则变为慢性HBV感染,病毒会一直留在体内,随时可能“作怪”(病毒复制、升高,破坏肝细胞)。

其中,位于肝细胞核内一个叫cccDNA的基因,正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所有HBV均靠它复制出来。

治疗停药后,疗效仍在提高

正因表面抗原水平能反映肝内病毒的情况,且属于无创检查,故在治疗过程对其进行定量监测,可了解肝内病毒的情况,以及预测停药后的持续疗效(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变化趋向),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例如,通过定期(如治疗24周、48周时)对表面抗原进行定量检测,除可了解e抗原变化外,还可及早获悉表面抗原能否消失,以及未来消失的可能性。

曾有针对e抗原阳性(大三阳)病人的研究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期间,表面抗原滴度下降到一定数值时,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率更高。且在这些病人中,部分还有望获得表面抗原清除。

“若表面抗原水平无多大变化,意味其消失的机会较低。此时医生可尝试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治疗等,这样,有部分人仍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滴度下降。

另外,在干扰素治疗结束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并不高;但在停药后,疗效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

一项对e抗原阴性(小三阳)病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48周结束后,表面抗原水平仍会继续下降,若降至一定水平,就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清除(停药时的表面抗原清除率为3%,到第5年时,则达12.2%)。

国内医院也开始作定量检测

在过去的慢性乙肝治疗中,表面抗原自然转阴的概率非常低,曾一度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正因此,乙肝病毒受抑制(检测不到)及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成为目前的现实治疗终点。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