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专家介绍,病毒性急性肝炎发作时,多伴有黄疸,而且这些急性肝炎患者出现黄疸会长期不退,此时对于患者的身体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那么,急性肝炎黄疸长期不退的原因是什么呢?临床上急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专家指出,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均可以引起急性肝炎发作,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而导致黄疸长期不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肝外因素:
最常见的是肝外胆管梗阻,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和肝胰壶腹癌等。表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皮肤瘙痒、大便发白呈陶土色、血胆红素明显增高,尤其直接胆红素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7一谷氨酰转肽酶(7.GT)升高,尿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及尿胆素减少或消失。B超检查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等。
肝外原因引起的黄疸还有溶血性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网状红细胞增多,血胆红素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及尿胆素为强阳性。
二、肝内因素:
1、淤胆型肝炎:黄疸可持续2个月以上,临床表现与肝外梗阻型黄疸相似,但B超检查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
2、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较轻,但持久不退。血胆红素轻度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一般为34.2~68.4微摩尔/升,其他各项肝功能均正常,肝活检提示肝炎病变已恢复。主要是因为肝炎后肝脏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受损,使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3、病毒性肝炎未愈转为慢性肝炎:患者除黄疸长期不退外,尚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并伴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呈肝细胞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