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自1972-1992年美国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也有研究表明有早产病史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发生率较足月生产儿高。由于儿童占人口比例小,每年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也少,但其迅速增高的发病率也促使我们不断完善其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长期生存率。
(1)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由于肝母细胞瘤由一些类似胚胎期或胎儿期肝脏的细胞组成,因此被归于胚胎性肿瘤,其平均发病年龄在18个月。大约只有5%的肝母细胞瘤患儿诊断时年龄超过4岁。病理学将其分为上皮型(胎儿型、胚胎型)、上皮一间叶混合型,间叶型,未分化型。大约有5%肝母细胞瘤属于未分化型,此类亚型预后差。
(2)肝细胞肝癌
肝细胞肝癌在儿童肝脏肿瘤发病居于第二位,与肝母细胞瘤有显著区别。大部分肝癌患儿诊断时在10岁以后,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已知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相关,此病程的进展可能需要数十年。研究报道东南亚小于15岁儿童肝脏肿瘤发病率是西方儿童的4倍。这与东南亚肝炎高发有关。随着乙肝疫苗的普遍应用,东南亚儿童肝癌发病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通常儿童肝细胞肝癌和肝母细胞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需要病理学加以鉴别确诊。
(3)肉瘤及其他肝脏恶性肿瘤
儿童肝脏肉瘤包括横纹肌肉瘤、未分化肉瘤和血管肉瘤。未分化肉瘤是居于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肝癌之后的第三位儿童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常发生于5-10岁儿童,近年来由于化疗和手术相配合治疗,已经成为儿童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肝脏横纹肌肉瘤常来自胆道系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常表现为胆道梗阻性黄疸,手术切除率低,但由于对放化疗均敏感,故5年总体生存率能达到70%左右。肝脏血管肉瘤恶性程度极高,具有独特侵袭性,预后不良,由于通常对化疗不敏感,故目前为止治疗成功的报道仅见于个例。性腺外原发肝脏生殖细胞瘤也曾有个案报道,但一般多系性腺生殖细胞瘤转移而来。
肝脏良性肿瘤儿童肝脏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肿瘤的30%,血管瘤和血管内皮瘤最为常见。血管内皮瘤发病时肿瘤体积较小者临床多无明显症状,若发病时肿瘤巨大或肝脏系多发病灶者还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梗阻性黄疸,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药物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治疗也可以使用化疗结合手术,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地辛、环磷酰胺等。肝脏腺瘤、错构瘤也是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患儿因为发现腹部包块就诊,通过手术切除可达到治愈目的。部分腺瘤可能发生恶变,多见于男性。
儿童肝脏肿瘤的遗传学变化: 肝母细胞瘤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相联系,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等。与其他胚胎性肿瘤类似,肝母细胞瘤也可能发生11-15号染色体位点的突变,也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8、20染色三体。大约18%肝母细胞瘤患儿发生1号染色体重排。此外,肝母细胞瘤还可能出现DNA甲基化异常。
环境因素影响:很早前就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及密切接触的环境与子女肝脏肿瘤尤其是于肝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父母从事焊接职业,长时间接触石油或涂料,其子女患肝母细胞瘤的几率增高。近期研究表明如父母吸烟,则子女患肝母细胞瘤的风险增高。
儿童肝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儿童肝脏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腹部包块。性早熟也可见于肿瘤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患儿。若肿瘤分泌血小板生成素,临床常出现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有些患儿也可出现腹痛。肝脏肿瘤患儿多肝功能正常,不出现黄疸,但病毒性肝炎继发肝细胞肝癌患儿例外,他们可能出现黄疸及肝硬化。一般而言,肝脏肿瘤患儿生长发育正常,除非合并其他遗传性综合征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等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所有肝脏肿瘤的患儿均应行血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超过90%肝母细胞瘤患儿出现AFP值的显著增高,大部分肝细胞肝癌患儿同样也出现AFP值增高,当接受有效治疗后,AFP值会降至正常。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会导致患儿性早熟。应当注意的是,婴儿期AFP正常情况可以达到100,000ng/ml,甲胎蛋白半衰期约为1周,几个月以后正常AFP值应该降至10 ng/ml以下。肝脏肿瘤患儿应行腹部B超,CT,乃至MRI检查。少部分肿瘤可能出现钙化,应该注意同时进行胸部CT检查,因为肺常常是恶性肿瘤发生转移的部位。
儿童肝脏肿瘤分期:北美对儿童肝脏肿瘤的分期与其他肿瘤类似,是根据肿瘤能否切除及有无远处转移分期,属于术后分期系统。而欧洲采用的分期系统是根据治疗前肿瘤累及肝脏程度而定,即PRETEXT分期,后来国际儿童肝脏肿瘤治疗协作组将其加以改进,制定出SIOPEL分期,根据此分期系统能提示肿瘤累及的肝段数量,有无肝外侵犯,同时指导治疗计划制定及准确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