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甲肝预防要从三方面入手

家庭医生在线 2017/1/11 11:09:58 举报/反馈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

预防甲肝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隔离病人:注意对其粪便进行消毒,对病人的隔离期限不少于30天,对幼儿机构的病人因隔离40天。在流行地区,对病人及有密切接触的人一般要观察4—6周。在家庭隔离治疗的病人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制度,病人使用过的东西要认真的进行消毒。

二、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搞好卫生措施,如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粪便管理等。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婴、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 IgG阴性者)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2、被动免疫甲型肝炎患者的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责编:欧家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甲肝减毒活疫苗

区别乙肝折叠编辑本段概念上的区别: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而乙肝则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区别:甲肝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乙肝是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和生活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播范围的区别:甲肝的传染性非常强,只要接触到甲肝患者用过的东西都有可能造成感染,甲肝的传播范围比较广泛;而乙肝通过正常的接触,比如握手、拥抱等是不会被感染的。发病症状的区别:甲肝发病时一般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关节痛等症状;而乙肝发病时除了会出现甲肝的发病症状外,还会出现黄疸、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治疗难度的区别:甲肝一般很容易治疗,甚至有些抵抗力比较强的患者不用治疗一段时间后也会自愈,而且愈后不容易反弹;而乙肝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治疗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愈后很容易复发。预防甲肝折叠编辑本段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加强饮水消毒,每50kg水肿加漂粉精片1片就可有效的杀灭甲肝病毒,如周围地区已有甲肝流行,则应该适当加大漂粉精用量。为防止水源和农作物受到污染,不要用新鲜粪便下田,也不要在河水中洗甲肝患者的衣物,管理好水源是预防甲肝的主要措施2、注意饮食卫生,容易受到甲肝污染的水产品应该避免生吃,生吃瓜果蔬菜等要清洗干净,最好用热水烫过再使用,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甲肝。3、注意餐具消毒,如家中有甲肝患者或周围有甲肝流行时,每次使用前要对餐具彻底消毒,另外要尽量避免外出用餐,以免受到感染4、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中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效预防甲肝病毒传染。5、药物预防,在甲肝流行期间,口服板蓝根冲剂,服用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各种营养元素补充剂,有针对性的服用重要,都可以对甲肝病毒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6、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甲肝疫苗的选择折叠编辑本段目前,甲肝疫苗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活疫苗包括水针剂和冻干剂)两种类型。灭活疫苗的成分是灭活后纯化的全病毒颗粒,而减毒活疫苗的成分以减毒的活病毒为主。减毒活疫苗水针剂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保护期限可达5年以上,但其存在疫苗稳定性差的弱点。克服了这一弱点的冻干减毒活疫苗近年已经问世。灭活疫苗抗体滴度高,保护期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病毒被充分灭活,不存在毒力恢复的危险,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国外均使用灭活疫苗。以往我国的甲肝灭活疫苗全部依赖进口,通过组织“九五”科技攻关,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并已开始推广使用。在接种程序上,减毒活疫苗接种一针,灭活疫苗接种两针(0,6月)。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疫苗进行接种。[1]以上即为针对甲肝减毒活疫苗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希望可以给到您帮助,同时希望您有需要的话,还是得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以上仅供参考。

Q:小孩打了两次甲肝疫苗要紧吗?

甲肝疫苗注射上,减毒活甲肝疫苗只需要接种1针。灭活甲肝疫苗需要接种2次,中间相隔半年(6个月)。对于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的人来说,选择任何一种都可以抵抗甲肝病毒的侵袭。接种甲肝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甲肝抗体,这种抗体表中和甲肝病毒感染的能力,而使机体免于发病,并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Q:小孩子打甲肝病毒疫苗过后发烧2天了,怎么会这样?

甲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但疫苗注射后部分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等副作用,一般72小时内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建议宝宝服用美林退热。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疫苗 肝病 甲肝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