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潜伏期为15~45日,病程为2-4个月。
1:甲肝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粪口传播,具体可划分为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苍蝇蟑螂传播等。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2:甲肝的典型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3:甲肝的预防措施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
②、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③、注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避免疾病的媒介传播。
④、不要到没有卫生许可证,服务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设施不全的小型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
⑤、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⑥、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⑦、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加强消毒处理。
4:甲肝和乙肝的区别
甲乙两型肝炎时病毒性肝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两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差别较大。
甲肝主要是经粪口传播,乙肝主要是血液和性传播;
甲肝一次治愈,终身免疫,乙肝很难根除,容易反弹;
相对于乙肝,甲肝更接近于流感,一般只能在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治疗。
5:专家建议
(1)病原学:甲型肝炎其病原为甲型肝炎病毒;而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
(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以经口传染为主,而乙型肝炎以经血传播为主。但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尿液、精液、汗液均有传染性,母婴垂直传染较多。
(3)发病年龄和季节:甲型肝炎主要侵犯儿童,尤以3~7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秋末冬初;而乙型肝炎无明显的年龄界限,以20~49岁的青壮年多见,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4)潜伏期: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50天,一般较短,且起病较急,黄疸前期常有高热;而乙型肝炎的潜伏可长达60~160天,发病隐袭,常表现为低热型。
(5)预后:甲型肝炎转慢性肝炎、长期带病毒者或肝硬化者较少见,乙型肝炎则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