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是什么意思?它与CT检查有什么区别吗?MRI和CT都是很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它们在对疾病的诊治上各有优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MRI检查与CT检查的区别。
什么是MRI检查?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核磁共振(MRI)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及其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诊断,可作多个切面图,空间分辨率较高,显示心脏及病变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X线成像、二维超声、核素及CT检查。
MRI与CT的区别
首先,是对疾病的诊断各有侧重点。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脑、脊柱)、五官系统、头颈部、四肢关节骨肌系统尤其是软组织内的病变,MRI比CT具有更高的组织分辨力。如果要诊断脑中风、脑肿瘤、鼻咽癌、颈椎病、骨肿瘤、盆腔疾病等,就适宜做MRI检查。而CT胜在成像速度快,能短时间大范围成像,因此,诊断具有生理运动功能的器官(比如心脏、肺、肝胆脾胰等)及较长范围器官组织(比如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或上、下肢动静脉等)的病变,包括心梗、慢阻肺、肺梗塞、肺癌、肝癌、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血栓等,医生会更倾向于用CT检查。
其二,是检查原理不同,对受检人群的适用范围及要求也不一样。MRI相当于把人放在一个磁场里,虽没有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而且对患者体内有否金属物品要求严格。如果体内装有金属支架或装置(如起搏器、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假体、动脉瘤银夹、弹片等),可能会因磁场导致身体的伤害,不适宜MRI检查。对怀孕期妇女、具有幽闭恐惧症、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则需慎重进行MRI检查。CT则是借助X射线成像,具有辐射性,但检查时间较快,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对造影剂(如碘)过敏,会出现呕吐、头晕、血压波动的人群,以及心肝肺肾功能差的患者,可以只做“平扫”不做“增强”(即注射造影剂以加强检查效果),以免加重病人的病情及产生不良影响。
其三,因为辐射对人体具有损害性的缘故,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的事项比MRI更多。MRI检查只要患者身上及体内不带有金属物品即可,像带铁圈的内衣、身上的磁卡、手表、项链、戒指、假牙、发夹等在检查之前应取下放置在一边。而CT检查时则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MRI与CT检查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患者在选择其中一种检查时,可遵循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