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的近期毒副反应主要为:输注化疗药的静脉血管的损害、胃肠道损伤、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肾细胞损害、心肌细胞损害、末梢神经损害、脱发、口腔炎、皮肤损害、肺纤维化改变等。
化疗的中远期毒性包括内分泌系统损害、不育不孕症、免疫功能抑制、第二种恶性疾病的发生,随所用化疗药物与联合化疗方案中的药物组成而异。部分较年轻的患者在化疗停止后至少2年,生殖功能可能恢复。
强烈化疗对免疫功能,尤其是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较长,易导致感染,带状疤疹等。
强刺激性化疗药不慎注射于皮下或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皮肤肌肉组织红肿,硬结,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4~6小时内冰敷,以后局部可涂肤轻松软膏或中药金黄如意散,二黄煎温敷。
多数化疗病人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痛,腹泻或便秘等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肠粘膜坏死脱落甚至肠穿孔。出现反应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化疗用药后3~4小时开始反应,亦有即刻出现恶心、呕吐者。多数病人第一次用药反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化疗时病人宜进食清淡、稀软、易消化食品,少量多餐,忌油腻、高蛋白和太过刺激饮食,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呕吐严重而不能进食者可输液和补充营养。
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病人常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多数药物还降低机体免疫机能。要注意病人的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性感染。必要时暂停化疗。病人要避免接触呼吸感染者,餐具每餐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口腔护理。由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常有出血倾向,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紫癜等。护理工作要轻柔,避免身体撞击。视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可予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或成分输血。
化疗药如5FU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严重口腔粘膜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炎症、溃疡并疼痛。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嗽口,或清热解毒中药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或者连翘15g煎水嗽口。溃疡面可涂中药锡类散或冰硼散。中药汤剂可选玉女煎加减。
化疗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有时全身瘙痒,出现斑丘疹,甚至呈剥脱性皮炎。要注意皮肤的保养,需保持会阴部及腹股沟处局部清洁干燥。
部分化疗药如ADM,VP16可引起明显脱发,但停药后头发可以再生,应提前交待说明清楚,以免加重病人精神负担。
有些药物如长春花碱类(VCR,NVB)和紫杉类(Taxol)可引起神经肌肉毒性,导致病人肢端麻痹,发冷,甚至冷痛,要注意肢体保暖。
多数抗肿瘤药物由肾脏排出,其中铂类抗肿瘤药(PDD)对肾小管毒性较重,加之敏感肿瘤组织迅速崩解,产生高尿酸血症和氮质血症,均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CTX,IFO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特别是缺水的病人,不但使药物于膀胱内的浓度升高,而且使药物停留于膀胱的时间延长,加重对膀胱的刺激。因此,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每日入量在3000ml以上,尿量在15O0ml以上,适当碱化尿液。应用铂类的病人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应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血肌酐及尿素氮)。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病人会容易并发感冒和各种感染及带状疮疹等。要加强锻炼,预防各类感染。
化疗时的中药治疗:
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纳呆、厌油腻、食少、脘痞闷、嗳气、泛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胃不和,治疗以和胃降逆,消食导滞,健脾调中为主,橘皮竹茹汤和保和丸加味。
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可以表现在血白血球下降,机体抵抗力减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血小板低下出现出血性疾病或紫癜;或者引致红细胞、血色素下降出现贫血,出现头晕、心悸心慌、面色恍白、唇舌淡白、疲乏肢软等。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肾虚精不化血,或脾肾两虚,中医治疗主要以健脾生血,补肾养精,或脾肾双补为主,可选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左归丸、健脾益肾冲剂等加减。
化疗引起心肌细胞损害多表现心悸心慌、气短、眩晕、疲乏、肢软、自汗、易感冒等,中医辨证为气血亏损,中医治疗益气养血为主,可用生脉散、归脾汤等加减。
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转氨酶增高,胃口差,厌油腻,腹胀,便溏等,属中医脾虚湿阻,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可选香砂六君子、参苓白术丸、藿朴夏苓汤等加减。
化疗导致肾功能损害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肢体肿胀,胸腹水等,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中医治疗可与温阳利水,五苓散、真武汤加减。
化疗引起末梢神经损伤导致的肢端麻痹、冷痛、酸楚不适,属中医血虚脉络痹阻,治疗上以养血通络为主,四物汤、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加减。
化疗导致脱发为肾损精亏,治以补肾填精为主,六味地黄丸加制首乌、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