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腹寒的区别 熏蒸缓解腹寒

家庭医生在线 09月19日

很多女性都是“冰美人”她们无论春夏秋冬手脚都是冷冰冰的,无论穿再多衣服都没有太大的改善。其实这是体质寒冷所致,仅仅依靠穿衣是无法彻底保暖驱寒的。那么,何为体寒呢?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这就为大家解说。

上下腹寒均为体寒 不同身体部位的体寒特征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有关资料中定义:宫寒的“宫”指中医学的“胞宫”,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与西医中的“子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宫寒的“寒”则有实寒和虚寒之分。实寒是受外界寒邪侵袭,致使寒气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胞宫中,如居所寒凉、经期吹空调和贪食寒凉食品等;“虚寒”则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和胞宫中,内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宫寒可以作为一组相关的临床症状,见于不同疾病过程中,而在不同疾病中,宫寒未必都表现得很典型。中医专家认为痛经其实就是宫寒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上下腹寒来鉴别。

上腹部——胃寒

女人靠血养,血是脾胃“消化”所吃的食物转化而来。

其实“消”和“化”两者是不一样的,“消”如同冰块溶解成水,食物通过胃磨成乳糜状;“化”才是将乳糜状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血,这个过程如同水加热变成气,整个“化”在小肠中进行,并且靠消化酶才能完成。而消化酶对温度非常敏感,胃寒腹腔温度一低,酶就怠工了,食物没有酶高效率作用难以转化,很多女性经常困惑吃得多吃得好,不见补正为此。

下腹部——宫寒

“女人十有九寒”,有妇科疾病或者子宫卵巢囊肿、痛经的女人,通常都是下腹部温度较低,中医里称之为宫寒。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腹腔、盆腔内的血液占人体血流的70%左右、弹性小,流到这里血液速度都减慢,女人腹温低,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血液流速会更加慢,毒素清理速度自然变慢,毒素淤积成为女人身体最大的伤害。

子宫是孕育生命地方,如果长期毒素淤积无法代谢出去,就如一个堆满垃圾的荒芜野地,不但难怀孕,即便怀了,孩子也容易生病。另外直肠、结肠也在盆腔内,血液瘀滞,会形成顽固性便秘。

女人学会腹部保温,比做任何昂贵抗衰疗法都来得简单、根本。因此,对于女人来说,一生的保养课题就是要“热”养腹部。

下面介绍几个温暖腹部的小招

1、老姜黑糖水

每日清晨用老姜红糖水驱寒温暖身体,升发肾阳温暖脾胃,非常利于小肠“化”解早餐食物,满足身体的一天营养物质能量供给。

2、艾灸

在气海穴(强壮穴)、神阙穴(寒易积聚穴位)、关元穴(温煦丹田)、八髎穴用艾灸灸上15分钟。宫寒严重的,在神阙穴上隔姜灸,可以加强效果。

3、肚兜加暖宝宝

穿上肚兜温暖腹部,整体身体都很温暖,很冷的时候腹部和后腰贴个暖宝宝,就等于是随时给腹部做个热敷。

4、熏蒸

姜黄、柠檬香茅等阳性植物熏蒸全身,这些芳香药草通过热气熏蒸不但温暖了腹部的经脉,温热丹田推动瘀滞血液,代谢毒素,同时暖胃促进小肠吸收。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缓解女性腹寒的妙招,腹寒的女性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夏天少穿露脐装,冬天更要注意保暖,也可以试试艾灸的方法。


扫一扫深入了解熏蒸理疗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