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惠州——惠州市中医药发展取得喜人成绩

转载 08月24日 来源:南方网健康频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告别了中医无用论之后,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近年来逐渐受到世界的广泛接受。在刚刚过去的2016里约奥运会中,拔火罐、按摩、艾灸、熏蒸等中医传统疗法走俏来自多个国家的运动会,足见中医的影响力已经触及全球。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医药行业发展方面,惠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数据显示,2015年惠州市中医药产值约为15亿元。在惠州的16家中医药生产企业中,罗浮山国药、新峰药业、九惠制药产值居前三位,占了总产值的绝大部分。

日,记者走进这3家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地了解惠州中医药企业正在进行的传承和创新之路。

投入2亿巨资建广东药企最大提取车间

17日下午,刚下过小雨,苍翠的罗浮山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空气清新,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就位于罗浮山脚下。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介绍,2015年,公司投入2亿元,建成从规模到管理手段都很先进的生产提取车间。车间里设有52个提取罐,每个提取规格为6000升,是广东药企中最大的提取车间。同时,车间引入新型的蒸汽机械再压缩真空浓缩设备,以及带式干燥机等多项先进设备。在管理上则引入远程监控系统,对各道工序进行实时监控。

到罗浮山国药,不得不看的是罗浮山百草油。小小一瓶百草油,从最初的炼丹制药变成一种祛风解毒、消肿止痒的便民药,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已走进千家万户。

经历了1600多年的传承之后,百草油仍在不断改进。该公司研发副总经理介绍,目前研发方面的一个重心,是使百草油的相关数据符合一些国家产品注册标准,使它可以更顺利地走出国门。未来的一大目标是把罗浮山百草油打造成像“老干妈”一样的产品,走到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在9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公司将邀请国外合作伙伴探讨这个话题。

“现在罗浮山百草油的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计划5年左右把它打造成年产值50亿元的规模”,总经理透露,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产品质量到市场开拓都会实施相应的计划。

这样的雄心壮志需要强大的科研能力做支撑。张清民介绍,公司专门成立研发中心,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3%—5%用于药品研发和质量标准等研究。拥有院士和药典委员会的专家作为合作团队,厂区内约有1000名员工,直接参与研发的人员近百人。目前,该公司拥有13个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3个独家品种,获得48件发明专利授权。

“二次技术革命”为药品制定国家标准

同样创建于1970年的除了罗浮山国药,还有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两者都在博罗,都是惠州药企中的“老资格”。

目前,新峰药业拥有生产批文170多个,品种涵盖中、西成药,品种和剂型数量在同行业中并不多见。其中包括先锋VI、喉疾灵处等品牌产品,拥有2个全国独家品种和3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该公司总工程师介绍,公司非常注重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近几年来不断增加科研投入,掀起“二次技术革命”,即对原有的老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改进产品的规格。得益于这些措施,该公司的喉疾灵片、了哥王片、宁心安神胶囊被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而由其牵头起草的喉疾灵片质量标准已进入国家药典。

介绍,早在1983年,该公司就研发出了喉疾灵片的早期产品,即喉疾灵胶囊。但当时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都比较简单,技术比较差。为此,公司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投入精干科研力量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该公司产品中,和喉疾灵片同样进入国家药典标准并已实施的约有10个。其他公司要生产同类产品,都要按照国家药典标准来实施。

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公司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医学院签订教学基地协议,共同培养人才、科研攻关,抢占人才和技术的制高点。其中,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建设的广地龙GAP基地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并通过验收。

据悉,该局将着力打造中医药创新基地,包括在博罗的2平方公里健康产业园区。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下属中药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争取分院落户惠州,培养惠州的科研人才。同时,促进中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将其推广至国内外企业中。


扫一扫深入了解熏蒸理疗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