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新生儿溶血症检查项目

家庭医生在线 2016/9/2 13:52:17

最近几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溶血症患者,新生儿溶血症是一个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威胁,一旦患上新生儿溶血症,需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找出病因,下面为大家说说做的检查应该有什么呢?

新生儿溶血症的检查项目:

1、病史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的孕妇或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即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①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②产前血型血清学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③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④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抽取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间必须注意无菌)。

2、血型

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A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3、羊水检查胆红素含量

它不象抗体效价受前一胎遗留下来的影响,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对估计病情和考虑终止妊娠时间有指导意义,正常羊水透明无色,重症溶血病时凌晨水呈黄色。

Liley发现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与胎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呈一定比例。由于正常胎儿羊水中胆红素的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的意义。Liley从101名Rh免疫妇女羊水中所得结果,以450mm的光密度增加数为纵坐标,孕周为横坐标,绘成一经验图,分三个区,羊水中450mm处光密度的增加数在上区者,病情严重,一般即将死亡。在中区者,中度病重,在下区者,可能为Rh阴性儿或为贫血极轻的Rh阳性儿,仅10%需要换血。

新生儿溶血症在出现后常有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胎儿水肿严重者表现为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溶血病,在胎儿期有大量红细胞破坏,患儿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胎盘也明显水肿,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可达1∶(3~4),严重者可发生死胎。胎儿水肿的原因与严重贫血所致的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和继发于组织缺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家长在察觉到孩子有新生儿溶血症存在后,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一)提早分娩 孕期越长,孕母产生的抗体越多,对胎儿影响越大故应提早分娩。但应尽量在胎肺成熟时给予分娩。

(二)宫内换血 以此纠正胎儿贫血,但操作时应谨防感染和损伤胎儿及胎盘。

(三)分娩时应避免窒息。

(四)脐带处理 胎儿娩出时,应尽量减少脐血流入胎儿,避免更多致敏的红细胞和抗体损害新生儿。断脐时脐带残端宜留5~6cm长,滴上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湿润,以备换血。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医院儿科专家指导的权威育儿科普吗?长按上图,扫码)

(责编:莫克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新生儿溶血症能治好吗

绝大部分的新生儿溶血症都会治愈,新生儿出现溶血症是因为新生儿的血型和母亲不相符所导致的。如果新生儿的黄疸非常明显,就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脑病,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核黄疸,就会导致新生儿脑部受到影响。大部分的新生儿溶血都会经过蓝光治疗还有换血治疗得到治愈的。

Q:新生儿溶血症可怕吗

孕妇的抗体会通过胚胎传递到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的血细胞。抗原越大,血细胞就会被破坏,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即ABO溶血症。此外,它还会导致其他血型系统的溶血,但在中国,ABO溶血症是最常见的,甚至导致胎儿在孕妇中死亡。因此,新生儿溶血症在新生儿症状中更为紧急,一旦诊断,父母需要高度重视,尽快带孩子到合格的儿童专科医院积极救援。

Q: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率高吗?

新生儿溶血症通常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疾病。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有30%的妊娠存在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率为11.9%。除了RH阴性血型外,普通血型同样可患新生儿溶血症。因此,如果丈夫是A、B或者AB血型,妻子是O血型,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怀孕时应考虑新生儿溶血,必要时可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