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侯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全身水肿。本病在小儿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可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先天性肾病三型。小儿以单纯性肾病最为多见,约占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80%以上,此型发病年龄多在2-7岁,预后良好。肾炎型肾病多见于7岁以上的小儿,预后较差,往往易引起肾功能衰竭。
摆脱肾病几个误区
误区一:腰痛说明有肾病。腰痛原因大部分是骨科或周边软组织疾病,很多肾病患者都没有腰痛症状。
误区二:肾虚就是肾病。肾虚是中医概念,确诊肾病需要化验血、尿等,如果有尿蛋白、血尿、血肌酐增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结果,可诊断为肾病。
误区三:浮肿就是肾病。临床发现,肾病有相对特殊的浮肿部位,如晨起眼皮肿,但这不绝对,有的肾病患者不会眼皮肿。其他病也可出现浮肿,少数特发性浮肿是功能性的。
误区四:肾病很难早期发现,一查出来就晚了。其实不然,尽管肾病发病隐匿,但每年做个尿常规检查,就能早期发现疾病的苗头,然后去肾病专科看病,就能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另外,魏日胞教授建议中青年人也要关注血压,很多中青年人的顽固高血压源于肾病。
误区五:肾病是治不好的。魏日胞教授说,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多肾病患者可以获得临床痊愈,避免走向肾透析。关键是要合理诊治、把握时机,避免乱投医。
误区六:肾穿很可怕。病理检查是诊断肾病的“金标准”,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定出最适合病人的方案,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否则就成了撞大运。在正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操作,肾穿是安全的。很多时候,拒绝肾穿就是拒绝了唯一一次治愈的机会。
最隐蔽的5大肾病信号
1、血压升高。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特别是年轻人血压高,往往是肾脏疾病存在的警报。
2、尿泡沫增多、经久不消。尿中泡沫较别人明显增多时,往往提示蛋白尿的存在。这是因为尿中蛋白含量多,导致其表面张力变化,而易于产生泡沫(类似自来水中加入肥皂粉的原理)。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泡沫尿具有经久不消的特点,甚至放置一夜仍然存在,可以借此区别于正常尿中的泡沫。
3、乏力,食欲不振。当肾功能出现问题时,肌酐、尿素等毒素就会逐渐在人体内蓄积并刺激胃肠道,进而出现食欲不振、口臭、舌和口腔黏膜溃疡,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消化道出血等。这甚至是不少肾病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
4、夜尿增多。正常人夜间熟睡状态时,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不会有夜尿。如果睡前并没有大量饮水,仍每夜出现夜尿,则强烈提示肾功能减退。需要注意的是,夜尿与多尿不同,此外老年人有1~2次夜尿是正常的。
5、关节疼痛。血液尿酸高的人群,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因此,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拇趾、足背、脚踝、膝等处关节红肿疼痛,并有浮肿,高血压,夜尿增多等情况时,除在专科就诊,也要及时排除肾脏疾病。
当出现以上5种症状后,就要考虑肾脏的问题了,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将肾脏检查作为年度常规体检来看待。
对于高危人群,首先要做到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肥胖、高血脂等,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同样重要,坚持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饮食。还要做好自检,密切观察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
最后,对于早期肾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也能降低病症危害。控制饮食。最好避免一切可能加重肾病的行为,切记和医生积极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