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1572例因骨关节炎首次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排除信息不全、失访及死亡患者后,共有1209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4.8年。五位训练有素的骨科医师在同一家机构进行后路全髋关节置换的全部过程。
所有关节均使用聚乙烯内衬的陶瓷股骨头或者金属股骨头。两独立双盲回顾者在常规骨盆X线片上使用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对这些患者的假体位置进行回顾性测量。记录脱位患者以及其与臼杯元件方向的相对关系。
臼杯平均外展42.8°±7.7°,前倾13.4°±7.4°。有742例(63.7%)臼杯置入安全区,423例(36.3%)未置入。有41例患者髋关节连续脱位,他们的臼杯平均外展43.9°,前倾11.3°,其中的21例(占52.5%)是臼杯置入安全区,20(47.5%)未置入。臼杯位置并不是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子。
22例脱位患者的臼杯前倾角小于10°。调整安全区前倾角为10-25°,使得10例髋关节脱位患者(24.4%)臼杯进入新的安全区,31例髋关节脱位患者臼杯未进入安全区,这时安全区角度有统计学意义。
臼杯方向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影响不大。将臼杯精确置入安全区并不是影响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而将安全区的前倾角改为10-25°可能会降低关节脱位的可能性。股骨偏心距、髋关节外展质量以及下肢长度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到。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