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尿毒症可以不透析吗?

家庭医生在线 2016/7/5 8:34:50 举报/反馈

尿毒症患者正深受着尿毒症带来的重大伤害,有身体上的,有心理上的,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控制病情,减缓病情,保证生活质量是广大患者的心愿,那么,尿毒症透析能活几年?透析后需要注意什么?

到了尿毒症一定要透析吗

尿毒症患者之所以存在高毒素血症、高血压、贫血、低钙血症、酸中毒,恶心、呕吐,水肿等,是因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缺血缺氧,肾脏固有细胞逐渐变性坏死,肾脏发生纤维化,肾功能逐渐丧失,肾脏的排毒、内分泌、调节酸碱平衡,浓缩尿液、屏障功能等明显降低所致。

因此,要想摆脱尿毒症透析或延长透析时间,唯一的方式就是阻断肾脏纤维化,保护残存的肾单位,逆转肾功能,修读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逐步恢复肾脏排毒能力, 当肾脏排毒达到与每天机体代谢所产生的肌酐、尿素氮平衡时,从而远离透析或换肾。能否摆脱透析,取决于健存肾单位的多少,及受损肾脏固有细胞受损程度,只要健存肾单位足够多,受损的固有细胞修复到位,就能摆脱透析或换肾治疗。

然而,往往大部分刚刚进入尿毒症患者,在尿毒症治疗方面存在严重的误区,花很多钱,吃很多药,行血液透析,只是对症治疗,没有从根本上去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恢复肾脏本身的排毒能力,导致残存的肾脏细胞继续坏死,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错过肾脏修复的可逆期,最终只能做尿毒症透析、换肾治疗。

尿毒症透析能活几年与透析的并发症也有关:

1、透析失衡综合征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表现为焦虑、烦燥、头痛、恶心、呕吐,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超滤脱水不宜过快。出现症状时,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应寻找发热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尿毒症透析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尿毒症饮食禁忌1、如何限制水分

食物要易于消化和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C、D。要避免粗糙食物对消化道的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期胃口尚好的患者,热量不应少于每公斤体重35卡,但到尿毒症期只能视患者的胃口而定。如果患者尿量不少,水肿不明显,一般不要限制饮水量。尿毒症病人由于尿量减少,经口进入的液体会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于肺水肿,因此肾衰竭的病人必须严格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毫升。如果出汗多,可酌量增加。但别忘了每天测量体重,以作为自己饮水的参考。

尿毒症饮食禁忌2、补充足够的热量

在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主要应以低蛋白饮食为主,且蛋白质要以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蛋类、鱼、瘦肉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20克。这样既保证了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应,又可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从而降低氮质血症。尿毒症饮食由于限制蛋白质的摄取,米饭类的摄取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容易造成热量不足,这时体内原有的蛋白质会被消耗掉,反而使尿素增加,抵抗力变差,所以活动后必需多食用高热量、低蛋白质的食物。

尿毒症饮食禁忌3、限制蛋白质

在蛋白质摄取量严格限制下,病人应尽量选择好的蛋白质来源,才能充分利用于修补或维持肌肉强壮,豆类(黄豆例外),核果类,面筋制品,五谷杂粮,面粉制品、地瓜、芋头、马铃薯、蔬菜、水果所含的蛋白质品质较差,会制造较多的废物,增加肾脏的负担。

尿毒症饮食禁忌4、限制钾离子

肾功能不好时,人体可能无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钾,而血钾太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死亡。因此平常应尿毒症饮食少食用钾离子含量高的疏菜及水果,并避免生食蔬菜沙拉…其他如咖啡、浓茶、鸡精、牛精、人参精、浓肉汤、酱油、袋盐等钾的含量亦高,应尽量少吃。

尿毒症饮食禁忌5、限制钠离子

体内钠离子过多容易造成血压升高、水肿、腹水、肺积水,导致心力衰竭等。食物中的食盐、酱油、味精、蕃茄酱、沙茶酱、醋等含有大量的钠,因此平时尿毒症饮食时炒菜时应少放盐。外出用餐时,可以先用白开水将食物中的盐份冲淡。

尿毒症饮食禁忌6、 限制磷离子

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骼,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多余的磷会堆积在血中,造成高血磷症,导致皮肤搔痒及骨骼病变。含磷较高的食物有奶制品、汽水、可乐、酵(健素糖)、内脏类、干豆类、全谷类(糙米、全麦面包)、蛋类、小鱼干等也应谨慎避免多食。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