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很多医生称小儿肠炎是患儿受到感染后形成的,所以还叫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引起疾病的感染病菌主要是微生物感染,如病菌、细菌、虫卵等,患病后会引起患者腹痛、腹泻,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那么,患上小儿肠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小儿肠炎的临床症状:
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日),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于数日内痊愈,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
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轻度腹泻转变而来。常有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尚可伴有较为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1)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食欲低下,腹泻频繁,一天大便次数10到数十次,大便为水样、含有少量黏液,也可有血便。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吐、泻及摄入不足导致程度不同的脱水。吐、泻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深长,严重者可昏迷。严重腹泻及进食不足亦可导致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
小儿肠炎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引起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感染了细菌、病毒,其中包括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患病后病人就开始有腹泻的症状,多数家长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此时就能采取正规的治疗,目前,可用于治疗小儿肠炎的方法有:
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
药物治疗
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在生活中,困扰家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小儿肠炎。很多新妈妈因为没有育儿的经验,导致孩子饮食不当的话就可能让孩子还上肠炎。因此,生活中家长需要学会一些预防小儿肠炎的方法。今天,小编就从饮食上为大家讲解一下通过调理孩子的饮食,来预防小儿肠炎。
小儿肠炎患者在患病后除了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在饮食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低脂、少纤维。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应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排气、肠鸣过强时,应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
慢性肠炎病人多半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苹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