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由于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差,病菌很容易侵入,因此很容易生病,一旦孩子生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但是不能盲目,小儿口炎是一种在口腔处发病的疾病,那么,哪些疾病易与小儿口炎混淆呢?
容易与小儿口炎相混淆的疾病:
(一)鹅口疮
本病特征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宜擦去,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进食。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时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出现拒食、吞咽困难等。
(二)疱疹性口腔炎
多见于1~3岁婴幼儿,全年可发病,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发生小流行。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本病应与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常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
(三)溃疡性口腔炎
初起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的创面。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小儿口炎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哭闹、口腔溃疡,具体表现需按照分类来了解,具体如下:
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
(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
(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二、鹅口疮
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对于小儿口炎的护理工作,家长可作如下安排:
(1)重视口腔卫生,应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及口腔清洁。每次喂食前,大人应注意用肥皂流水洗手,以防将手上的病菌带入小儿口腔。
(2)保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患口腔炎时宜服松软的清淡食物,多吃水果。饮食的温度不能太热,严重者可喂流质或半流质,以减少咀嚼。同时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疼痛剧烈而不能进食者,可去医院适当补液,以保证基本的营养和水分。
(3)注意用具消毒。尤其是奶头、奶瓶、奶锅、杯、匙等器具的清洁消毒,一般清洗后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
(4)清洗口腔。对能配合的年长儿可用1%过氧化氢(双氧水),用消毒棉签蘸浸后清洗口腔,或含漱。使口腔内的分泌物或腐败组织随清洗时泡沫流出口外,并对厌氧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通常每日清洗3~5次,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以免引起恶心呕吐。清洗后用冷开水漱口后吐出。
(5)按时用药。对卡他性和溃疡性口腔炎,可在口腔黏膜局部涂药。每天2~3次。涂药前先用纱布或棉球放在颊黏膜的腮腺出口处,以阻断唾液,然后用干棉球将病变部黏膜表面吸干净,再予涂药。涂药后最好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纱布(或棉球),要防止小儿吞入。注意不能立即饮水、进食或漱口。一般外涂药有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如溃疡严重者,可口服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或肌注青霉素(必须做皮试)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如鹅口疮),因白色念珠菌易在酸性环境中繁殖,故不宜使用硼酸溶液清洁口腔,而应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局部涂制霉菌素甘油、1%龙胆紫溶液(紫药水);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0万单位,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