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旬老妪在家自己注射胰岛素时,不慎将5毫米的针头断入腹中,后经市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联手放射线科成功为其取出了针头。
老人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自行注射胰岛素。一天她在家中注射时,一不小心把针头折断了,小小的针尖扎进腹中,可把老人吓坏了。经市第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右下腹有可疑外源性细针样金属异物——仅仅5毫米的胰岛素针头。
由于腹部针头微小,给异物的精准定位带来困难,加上患者高龄,手术难度非常大。后经放射线科的密切配合,反复调整数据,最终准确定位了针尖位置后成功取出患者体内长约5毫米的针尖。
医生提醒,针头意外断在体内应及时就医取出,否则针头会随着人体的运动在体内游走,可能刺破血管神经或内脏,导致生命危险。
注射胰岛素要注意这些事情
首先,我们看一下胰岛素注射部位有哪些呢?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按吸收快慢的顺序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距离肚脐2.5 cm外的部位均可。越靠近腰部两侧(即使是肥胖患者),皮下组织的厚度也会变薄,因此容易导致肌肉注射;上臂,上臂侧面或者后侧部位;皮下组织较厚,导致肌肉注射的概率较低;臀部,臀部上端外侧部位;即使是少儿患者还是身材偏瘦的患者,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仍然丰富,最大限度降低肌肉注射的危险性;大腿,大腿外侧;皮下组织较厚,离大腿血管和坐骨神经较远,针头导致外伤的概率较低。
其次,应注意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每次注射时离上次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1.0 cm的距离”。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
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一次性使用:中国糖尿病学会《2011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倡导注射笔针头应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针头具有多重风险:注射疼痛、针管堵塞或针头断裂、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注射部位感染等。
最后,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停止注射胰岛素,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自我注射胰岛素患者应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按时进餐,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注射部位选择应考虑运动,注射时避开运动所涉及的部位;注射装置与胰岛素剂型应相匹配,切记混用。
注射胰岛素要避免三个误区
误区一:能不用胰岛素就不用胰岛素
许多患者从心理上抵触注射胰岛素,错误的认为胰岛素一旦使用上,就表示病情已相当严重。其实胰岛素治疗能给病人带来很大好处。首先,胰岛素治疗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蛋白、脂肪、水钠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长、生活与工作;另外,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一种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也就是说它的副作用最小。此外,口服药物并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最容易和最佳的给药方式。
误区二:用胰岛素会上瘾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在劝说有指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时,很多病人常常觉得难以接受,并拒绝胰岛素治疗,理由大多是“打了胰岛素,以后就会形成胰岛素依赖”,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是人体内正常存在的一种激素,注射胰岛素只是一种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临床治疗手段,就像体内缺少维生素,我们补充维生素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认为打了胰岛素后就会依赖胰岛素,就会“上瘾”的观点更是毫无科学依据。
误区三:用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不能再回用口服药了
临床上经常有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及最大量口服降糖药仍不能控制血糖或处于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注射治疗,调节内环境之后,不但糖尿病得到控制,还可以逐渐将胰岛素减量乃至撤掉再改口服降糖药,并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后对于能否改回口服药要分情况而论:第一种情况,病人真正缺乏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治疗后就停不下来,口服降糖药是无法很好控制此类病人的血糖情况的。第二种情况,由于高血糖破坏了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此种情况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约3个月后,人体胰岛素分泌可恢复正常,因此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回口服降糖药。若要知道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则需检查血中的胰岛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