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长期血糖波动大很危险

家庭医生在线 2016/3/19 8:19:10 举报/反馈

血糖的稳定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问题,高血糖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大家一定要警惕起来。有些人往往会出现血糖波动现象,这对健康也是无益处的,那么怎样预防血糖波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方法。

正常人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天24小时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4—8点肝糖输出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胃肠空空,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最低。在各种激素的调节下,空腹血糖通常稳定在3.9—5.6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内血糖最高,但一般不超过7.8毫摩尔/升。

国内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微量白蛋白尿的也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血糖波动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最近有观点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很多“加速大脑老化”的因素,血糖波动就是其中之一。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起效迅速的口服降糖药物来降低餐后血糖,有益于延缓认知能力减退。

控制糖尿病不但要把平均血糖降到正常,还要避免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如何避免血糖“上蹿下跳”呢?

1、确定合适的降糖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另外,餐后血糖应小于10毫摩尔/升。

2、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血糖监测能反映出患者日内和日间的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做72小时的持续血糖监测。

3、寻找诱因。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类:内在原因包括肝、肾、胃肠、垂体病变等,食物、药物的吸收改变、饮食、运动、情绪和睡眠。外在原因包括食物的种类、纤维素的含量和烹调的方法,进食时间的改变,抗糖尿病药物特别是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与饮食运动配合的改变。

4、预防低血糖。长效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短效磺脲类药物、苯磺酸类药物、双胍、噻唑唍二酮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餐前注射普通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容易导致下一餐前的低血糖,超短效胰岛素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作用较平缓,持续时间长,比起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来,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调整饮食 避免餐后高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60~90分钟内,血糖浓度达到高峰,并在3小时内回到餐前水平。这种精细的血糖调控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应,来调节葡萄 糖出入血液循环的速度。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由于早时相胰岛素释放减少,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减弱,肝糖原分解和肝肾糖异生增加,患者往往有 餐后内生性糖和食物中糖的释放增加,表现为餐后血糖过度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

大型临床试验显示,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亚洲糖代谢异常人群中餐后血糖升高尤为突出。贾伟平教授等主持的“上海糖尿病研究”,及中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进 行的调查均显示,餐后高血糖是中国成人糖代谢异常最常见的亚型,且随年龄增加,该亚型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西方人饮食结构以脂肪、蛋白质为主,而亚洲 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不同的饮食结构使不同种群的代谢性风险有所差异,也部分解释了“中国人糖代谢异常分布以餐后升高为主”的原因。

控制餐后高血糖首先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

控制餐后高血糖首先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干预、体力活动和体重控制,这几点仍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石。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宜的饮食结构呢?目前提倡多吃混合饮食及 低血糖 生 成指数(GI)的食物,同时要注意食量的控制。那么,什么是血糖生成指数(GI)呢?简单的说,GI是通过单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效应(以曲线下餐后 血糖升高面积表示),对食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指数。影响GI的因素众多,但也有一定规律。多数淀粉类食物GI较高,如土豆、面包、米饭和谷类等。而纤维含量 高的食物,血糖指数较低,如粗杂粮、蔬菜以及某些水果。奶类、豆类等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血糖生成指数也普遍较低。GI较低的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较 慢,因此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观察性研究提示,高GI饮食是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和心血管 疾病 的 独立危险因素。许多研究发现,明智地选择低GI饮食结构,可以影响餐后血糖的偏移和减少心血管风险因素。但是,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还要吃些高 GI的食物,此时该如何降低这些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呢?答案是采取混合饮食的方法,包括主副搭配、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等。另外,还需注意的是食物的 烹调方法。例如有的糖尿病患者喜欢喝粥,粥由于加热时间较长,淀粉易于分解为葡萄糖,从而比“干的”食物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煎、炸等烹饪方法也会让食物 的热量增加数倍,因此糖尿病患者还应尽多选择煮或清炒的烹饪方法。

高血糖的危害不小,人们对这种疾病已经普遍提高了警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