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基因是一种能让肌体代谢机制处于节约状态的基因,当人们处于饥寒交迫的时候,为了能够生存下来,节约基因的存在使身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吸收进来的营养储存起来,然而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现在,节约基因的存在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这并非毫无根据,举个例子来说,缁鲁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里的人们生活过得很苦,糖尿病的发病率很低。“二战”以后,这里成了战略要地,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富有,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到90年统计时,这个岛国居民的患病率竟已高达33%。
我国也是如此,过去物质匮乏时,多数人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患有肥胖、糖尿病的人也少之又少,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但由于节俭基因仍在发挥作用,当大量高营养食物进入人体后,仍然进行着充分吸收,再加上现代人的活动减少,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消耗,所以造成能量过剩,血糖升高,患有糖尿病的人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暴饮暴食是患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同时,现在很多工作繁忙的年轻夫妻图方便,常常吃一些油炸快餐和方便点心。这些共同的不规律生活和快节奏工作都导致很多中青年人忙于工作而运动少,加之熬夜、暴饮暴食和工作压力大,是年轻夫妻易患糖尿病的因素累积。
专家建议,为防范夫妻糖尿病和家庭糖尿病,人们应该尽量找机会增加运动量。在饮食健康方面要尽量平衡饮食,主食不要摄取过多,应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少食碳酸饮料、油炸食物。
近年来,夫妻同患糖尿病的现象逐年增多,而且病患夫妻呈现年轻化趋势。
专家介绍说,过去夫妻同患糖尿病的现象比较少见,即使有也都是老年夫妻,但近年来“夫妻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轻夫妇出现增加趋势。导致“夫妻糖尿病”的主因是他们拥有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每天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下,吃、喝、活动等日常生活方式几乎相同,例如经常食用不良饮食和高油脂、高热量食物等。
长时间体力劳动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最近发表于学术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且从事体力劳动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职业,这样的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工作时长较少的同行高出约30%。而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职业中,这样的关联并不明显。
该论文的作者是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流行病学教授米卡•科威马克(Mika Kivimäki)以及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者们系统性地总结了前人关于长时工作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科研成果,并对大量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包括了截止到2014年4月30日的数据,其中既包括已发表论文的研究项目,也包括未发表的数据。
论文涉及了4项已发表研究与19项未发表研究,参与研究的受试者共计222120名,他们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平均跟踪随访时间为7.6年。以上研究项目的数据分析结果均呈现出一个类似的趋势:与每周工作35~40小时之间的人群相比,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更易患2型糖尿病。不过,在将结果进行亚组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受试者工作类型带来的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表明,从事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职业的人群中,长时间工作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更大。在这些人中,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与工作35~40小时的人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了30%。在校正了吸烟、体力活动以及年龄、性别和肥胖程度等影响因素之后,不同工作时长的差异依旧存在。此前有研究发现轮班制工作会增加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在排除了轮班制受试者的数据之后,工作时长与糖尿病风险之间仍有很强的关联。
研究者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例如,超负荷工作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安排,导致他们没时间进行那些能够回复精力的活动,例如睡眠、放松以及锻炼。
科威马克指出:“我们汇总了该主题下所有能够找到既有数据。因此,在工作时长与糖尿病风险的关联问题上,我们的研究有着前人无法比拟的精确性。尽管研究结果显示并非所有人在长时间工作后糖尿病风险都会增加,但是医疗人员应当意识到,对于从事低社会经济地位职业的人们来说,这一关联是显著存在的。”
在一篇相关的评论文章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奥菲尔•巴克斯顿(Orfeu Buxton)博士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卡珊德拉•奥克居库(Cassandra Okechukwu)博士评论说:“科威马克等人的研究设计精巧,为糖尿病风险的流行病学及干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糖尿病预防的关注重点往往是肥胖问题和体力活动,但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之后工作时长的影响依旧保持显著。从而说明,影响健康行为和压力状态的工作因素可能也需要纳入糖尿病预防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