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心律失常要限制盐和水吗?

家庭医生在线 2016/3/7 10:07:43 举报/反馈

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治疗心律失常,更多的是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长期吃药会导致人的体质虚弱,因此,治疗心律失常也应该在生活中通过饮食来调理自身。那么,哪些食物对治疗心律失常有作用呢?首先,病人要了解的是心律失常病人要留神哪些饮食要点,只有管好最根本的原则,才能在食疗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要了解心律失常需要补充的营养,及时补给,健康常在。

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要点

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但在治疗的同时还得注意饮食,下面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心律失常患者的日常饮食重点。

(1)限制热量供给。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25~35卡,身体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给。

(2)限制蛋白质供给。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供给,出现心衰及血压高时,蛋白质应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以内。

(3)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肌肉、蛋黄、螃蟹、鱼子等。

(4)应供给富含VitB、Vit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

(5)禁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慎食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生黄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6)限制盐及水的摄入。尤其对有水肿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有水肿和心力衰竭者,饮食中不得加盐和酱油。

(7)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要提前做好防护

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很容易给生命造成威胁,需要尽早做好防护。

1、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剂量。

2、自我监测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3、找出病因

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4、生活规律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过量运动,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因为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要预防感冒、发烧。

5、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针对心律失常这个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们从上世纪80代初就已着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稳心颗粒。步长制药的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淤的作用,能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淤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胸闷胸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6、有效自救

心慌发作时,患者要先坐下,数数自己的脉搏,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可用手指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颈动脉窦)向后按压(每次不超过5秒钟);如无效,隔几秒钟,再按压(但不宜在左、右颈动脉双侧同时按压);或闭眼,用中指从眼眶上缘滑向眼球,适度压迫眼球,每次10?20秒,以刺激迷走神经。如果不能缓解,要尽快就医。

7、稳定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8、家中急救

如果是年轻人且病情较轻者偶尔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不必处理,可注意休息,思想放松,并继续观察即可。病情较重时,特别是突然出现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纤颤,明显心悸、脉快、恐慌,可根据以往经验口服常规药,并注意休息、镇静,和联系专科医院治疗。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心律失常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心律失常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你好,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Q:心律失常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心律失常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你好,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Q:心律失常注意什么


(1)正确对待,心胸开阔:心律失常患者要做到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尽管心律失常是一种病态,但除了严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够同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2)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
  (3)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中老年患者,每天都不应少于8小时。饭后不宜立即就寝,因为饭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抑制心跳。饭后立即就寝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潜在危险。就寝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2~3小时。睡眠的姿势应采取右侧卧位,双腿屈曲。心律失常患者宜适当地做些锻炼,如养鱼、种花、散步、练太极拳、保健操、练气功等。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病人才应长期休息。
  (4)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在气候变化大、季节交替的时候要采取措施,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安排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而富于营养。烹调要用植物油,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要适量,不宜过饱。戒烟,少饮酒。
  (6)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不要因为便秘而发生意外。
  (7)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用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