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男性排尿方式、方法以及次数等与膀胱癌相关的说法,具体内容包括“男人采用蹲位排尿可以减少膀胱癌的风险”、“一小时排尿一次也可有效减少膀胱病变的风险”。这些说法对吗?
蹲位排尿可减少患膀胱癌风险?
——错!
首先,男性采用蹲位排尿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正常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完全可以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只有在一些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或者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患者,才有必要采用腹压帮助排尿。如果站立位时腹压不足以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这时蹲位排尿才有意义。
然而,如果患者的排尿症状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程度,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干预,比如说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以及留置尿管。所以,男人采用蹲位排尿方式并不能减少膀胱癌的风险。
一小时排尿一次可减少膀胱病变?
——错!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在临床工作中,一小时排尿一次就可以认为是尿频。尤其是夜间,一小时起床排尿一次非常影响睡眠质量,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得不偿失。
泌尿系统肿瘤最好发的部位就是膀胱,而尿液长期聚集在膀胱内对于膀胱黏膜的刺激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一小时排尿一次能减少膀胱病变风险的论点具有理想化的模式,没有获得临床研究的证实,也难以获得实际的应用和效果。
小便后立即坐下易引发前列腺炎?
——错!
这种观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男性在排尿后,尿道的内外括约肌会闭合,使前列腺部的尿道形成一个闭合的腔。如果此时马上坐下,这个闭合腔内的压力也不会增加。而且,尿道内括约肌也就是膀胱颈的部位,这个部位的肌肉闭合力量很小,残留尿液只会返流进入膀胱,并不会进入前列腺,也就不会引发前列腺炎。男性只有在长期憋尿或突然中断排尿时,由于前列腺尿道部位的压力升高才会出现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的现象,从而导致前列腺炎。
小便完挤压会阴可减少前列腺炎风险?
——错!
小便完挤压会阴排出的并不是膀胱内残留的尿液,而是球部尿道内的尿液。球部尿道和阴茎部尿道称为前尿道,膜部尿道和前列腺部尿道称为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远端有尿道外括约肌。排尿后,尿道外括约肌关闭。所以,排尿后球部尿道残留的尿液并不能到达前列腺部尿道,当然也不能引起前列腺炎,作用也只是避免尿液流出沾湿内裤。平时多做提肛运动,可以增强会阴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缩力。但是,提肛运动主要锻炼的是尿道括约肌,对于一些尿失禁的病人,可以帮助控尿,并不能帮助排空膀胱中残留的尿液。所以,小便完挤压会阴以及多做提肛运动并不能减少患前列腺炎的风险。况且小便完挤压会阴对于一般男性来讲也是难以实施的项目。
预防护理
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相应增长,膀胱癌的发生与饮食,吸烟和饮水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膀胱癌也应从源头抓起。
首先,应该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分解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应尽量少吃肉类食品,因为肉类食品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类似苯胺和联苯胺结构的物质,曾有调 查发现,在使用苯胺和联苯胺化工原料工厂的工人,患膀胱癌者较多, 其次,有吸烟习惯者,要尽快戒烟,研究表明,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烟草--特异性亚销基胺等多种毒性致癌物质,大量吸烟的人,尿中致癌物质的浓度较高,如果每天吸烟指数达到600(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就达到了患膀胱癌的危险地步。
再次,增加饮水量,因为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饮水量少者膀胱中的尿液必须减少,而致癌物质从肾脏排泄到膀胱后,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应的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同时,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如大肠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经常发生膀胱癌者,多数是平时不喜欢饮水,饮茶的人。
尿液中细菌浓度的增加,不仅可引发膀胱炎,还会对膀胱粘膜连续产生不良刺激,这样久而久之,膀胱粘膜在细菌和致癌物质的双重刺激下,可逐渐由炎症,糜烂而导致癌变。
因此,要想预防膀胱癌的发生,就应该充分饮水,使尿液稀释后及时排出,这样,尿液中细菌和致癌物质就相对降低,可以减少对膀胱粘膜的刺激和损害,起到预防膀胱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