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预防心肌炎要提高免疫力

家庭医生在线 2016/2/23 9:58:55 举报/反馈

说到急性心肌炎,许多人也许并不知晓。但要一提起感冒,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堆症状。然而,急性心肌炎与感冒并非远亲,他们是紧挨着的近邻,两种症状之间有许多必然的联系。

急性心肌炎是猝死的元凶之一

“过劳死”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一般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而导致突然死亡。目前对猝死的定义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指从发病到死亡仅1小时,一种是从发病到死亡在24小时内。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脏病变与过劳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心肌炎。虽然急性心肌炎并没有特定人群,但与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相比,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相对临床表现较重,并且儿童比成人更易罹患此病。

预防急性心肌炎要注意防护

1、轻型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感冒时或感冒后偶然发现心律不齐或心电图有几个导联的ST段及T波改变,有症状者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弱,食欲不振等,或有轻微的心悸、胸闷、憋气、气短。病情较轻,经过休息,综合治疗数月后多数可痊愈。心肌炎大多数为这型。

2、中型较轻型者少,除有轻型心肌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外。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较急,疲劳无力较突出,头晕、心悸、胸闷及气短、多汗、面色苍白 明显。患儿可有烦躁不安,有时呼吸急促,手足发凉。患儿如能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多数病例经过一年或数年后可获痊愈,部分病例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心肌炎,或 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3、重型更少见,多呈暴发型,起病急骤,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听诊有心动过速、过缓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病情发展迅速,可在数小时至数日内死于急性心衰。对于这种型的患者要更好的护理。

提高免疫力是最佳防治方法

急性心肌炎对人体尽管危害不小,但并非无法防治。有观点认为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患急性心肌炎的概率较大。李主任说,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98%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2%的患者有可能发展成心肌病。

早期把感冒控制好,尤其是严重的病毒性感冒就能预防急性心肌炎,同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感冒,以防止发生心肌病变。

1、一般来说,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饮食调理。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忌食辛辣、熏烤、煎炸食品,戒烟忌酒。同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2、预防急性心肌炎一方面要预防病毒感染,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容易感冒的人平时应注意营养,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在流行感冒期间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3、另一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此外,要适当进行锻炼,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合理营养。防病胜过治病,秋季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注射也能有效预防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

4、配合治疗 心肌炎患者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切不可采取悲观消沉的态度。因为绝大多数心肌炎的预后良好,只要治疗得当,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患者要按时服本草,但也不要盲目滥用本草物,应遵照医嘱,合理用本草。

5、定期复诊 对于慢性心肌炎患者应每隔一定时间到医院复诊,可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便于知道今后的治疗。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急性心肌炎会导致猝死吗?

您好,心肌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比如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重症的患者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所以心肌炎的患者,建议平时要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加活动量。它的治疗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只要是休息,然后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以及营养心肌的药物。

Q:急性心肌炎致死率原因?

急性心肌炎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中年患者中。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心肌炎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死亡率近50%。轻度心肌炎的死亡率并不高。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基于严格的卧床休息。心肌炎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心肌炎患者急性期需重点防治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急性期过后患者的预后一般都会很好。心肌炎急性期死亡率很高,缓解期基本没有什么危险,也不需要终身服药。

Q:突发心肌炎怎么救治?

您好,心肌炎的病因可见由各种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理化因素引起,病程分为急性期(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3~6个月)和慢性期(半年以上)的。在我国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临床表现通常与受损伤心肌的量有关。轻型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少,治疗方面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遵医嘱按时服用可以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日常饮食要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禁忌油腻、辛辣食物、禁忌刺激性饮品和含钠高的食物,禁忌烟酒;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