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失眠障碍 失眠症需满足四大标准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29日

整个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在床上翻了2个小时才逐渐睡着、天亮前醒了之后就没再睡过、......这些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差,有睡眠问题,认为生活中常说的失眠就是失眠症。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心理门诊专家杨宇平教授说,失眠并不等于失眠症,当失眠问题达到疾病程度时,才能被称为失眠症。

一、病态失眠才是失眠症

失眠和失眠症要如何区分?杨宇平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从严重程度分,失眠可分为四种状态。失眠障碍是由普通失眠逐步加重,发展而成的”

1、正常失眠反应

主要由于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或个体遇到重大变故、受到较大刺激而一时影响睡眠,造成失眠的情况。例如,学生在考试前容易紧张,睡不着;打工一族突然面对高强度工作,造成神经紧张、压力大而无法入睡等等。这些事情都会造成个体入睡难、早醒、多梦等情况。但杨宇平教授强调,这一阶段的失眠不仅不属于失眠症,反而属于人体的适应性的正常反应。当这些影响睡眠的事件消失后,失眠的情况也随之消失。

2、轻度失眠

与第一种相比相对加重。杨宇平教授表示,个体主要表现为连续失眠等症状,也会睡醒的隔天会感觉头昏脑涨、全身不舒服,且缺乏耐心,情绪容易暴躁等等。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虽然与健康发生一定偏离,但并未达到疾病程度。

3、严重失眠

失眠状况严重持续几周,且无法得到改善,只是病程没有达到一个月。杨宇平教授说 ,这一阶段也称为亚临床状态,是属于从非疾病向疾病转变的过度阶段,也是非疾病和疾病间的临界点。

4、病态失眠(失眠症)

失眠谱系中最严重的阶段——疾病状态,也是医学上称的失眠症。第二种和第三种只是失眠问题。杨宇平教授说,失眠症和普通失眠在性质上有明显区别,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且有固定和严格的诊断标准。

二、如何确诊失眠症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睡眠症状、病程、自我感觉,以及效能四大方面。

1、失眠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是躺在床上辗转很久仍无法入睡(达30分钟以上);每天早上还没到点就自然睡醒(1小时以上),且无法再入睡;睡眠过程中总是醒睡间隔发生(每次30分钟以上),或实际总睡眠未达到5小时;无法深睡、多梦,醒来疲劳不适等等。

2、病程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杨宇平教授表示,被诊断为失眠障碍的患者,期病程需达到一个以上,即连续一个月出现失眠症状,每周至少3次出现上述症状。

3、患者自我感觉非常痛苦。由于晚上无法入睡,因此在白天会出现四肢无力,面对不顺心的事情,容易发脾气,情绪暴躁、焦虑,伴发一系列情绪抑郁、焦虑症状。

4、各方面效能明显降低。失眠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精神效能方面,患者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机体减退、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倦等;其次,社会功能方面,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成绩明显下降;职场人士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杨宇平教授表示,同时满足上述的四项标准,才能被确诊为失眠症。

受访专家: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心理门诊专家杨宇平教授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