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慢性肾病多数人想到的多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等,但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太过狭义,慢性肾脏疾病的真正概念是:无论是验尿、验血、做B超、CT、测量肾脏肾小球滤过率<60%,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只要是出现异常、时间超过3个月,都叫“慢性肾病”(简称CKD)。
醒来眼皮肿或是慢性肾炎
水肿是身体组织间隙水分积聚过多,使组织肿胀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水肿经常会出现在颜面部、双下肢等,长期卧床的话,骶尾部也容易出现。水肿如果发生在体腔内则叫积水,常见的有胸腔积水、腹腔积水等。
检查自己是否水肿很简单,以下肢为例,按压小腿胫骨前的皮肤,如果皮肤有凹陷,无法很快弹起,就说明下肢有水肿了。水肿往往是心脏、肝脏、肾脏、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全身的一种表现,多因全身性因素引起,常见的有:1。心源性水肿,多因右心衰竭导致,常最早出现于踝内侧,活动后更明显,一般具有对称性;2。 肾源性水肿,多因各种肾炎、肾病等疾病导致,疾病早期病人往往早上起床时发现眼皮、面部水肿,后发展为全身水肿,且常伴有血尿、泡沫尿等;3。因慢性胃肠道疾病、肝病等导致的营养不良性水肿,其特点常伴有消瘦,水肿往往先从足部开始,蔓延全身。另外,还有肝源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等。 除全身性因素外,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的炎症、创伤、过敏等局部性因素也有可能会导致水肿。总之,绝大多数水肿都是疾病引起的,一旦发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呢?
1、水肿,肾炎的水肿一般是眼睑水肿,以清晨起床后最为常见。
2、少数的患者会出现血尿、卵白尿,这些名词更轻易让人曲解。说对是因为实际上是这样的,说不对是现实中人们对于这两种异常状态的了解很少,一般人们以为血尿就是小便中可以看到血,而蛋白尿是什么状态就更模糊了。
3、蛋白尿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疾病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一般就是小便非常浑浊,会有些较大的泡沫,而且较长时间不会消失。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特别留意自己的小便,特别对于很多生活习惯非常好的人来说,一小解完就把小便冲掉,不会留下观察是否浑浊或有没有泡沫。
4、高血压,一部分慢性肾炎病人是以高血压为表现的,由于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心脏和血管条件都很好,代偿能力很强,许多人都是在偶然间发现自己血压高的,而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头晕、心悸的感觉,是不会特意去量血压的,因此血压高了也不知道。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血压高的表现是在疾病的晚期由于肾脏功能失代偿才表现出来。
慢性肾炎应该注意什么呢?
合理饮食,肾脏的功能之一就是排泄人体的代谢产物,假如饮食不合理就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严重的会受损到肾功能,表现出肾小球的病变,致使病情的加重。
一、充分休息,在日常的工作中,无论是何种劳动,都不宜过于疲劳, 应多休息,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衡,增加肾脏的负担。
二、调节情绪,病人务必要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由于肾炎的病程较长,不少病人长时间的医治就会产生焦虑、烦燥的负面情绪,影响医治的疗效。
三、合理用药,不少药物是会伤害肾脏的,比如一些感冒药和抗生素,于是病人平时用药时最好能询问一下大夫,不要再私自用药,以便远离致使肾脏伤害。
(1) 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慢性肾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应鼓励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 休息和工作:患者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 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凡存在血尿、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或高血压者,或有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和积极治疗。
(3) 饮食: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入量,每日以2~4g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g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除有显著水肿外饮水量不应受到限制。血浆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应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60~80g或更高。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总量,每日40g以下,供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总热量应在0.146kJ/kg体重左右,饮食中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水果及蔬菜不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