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远离亚健康 8个好习惯防过劳死

来源:人民网 转载 12月23日

如今“猝死”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调侃,但是绝不会有人希望它真的发生。对于习惯熬夜的夜猫子来说,尽量早点休息才是健康生活该有的好习惯。而不得不熬夜加班的人又该怎么办呢?多喝水、适当午休、注意饮食、......以下这8个习惯涵盖饮水健康、饮食健康等方面,助你远离亚健康,杜绝过劳死。

8个好习惯远离亚健康  杜绝过劳死

1、清晨喝一杯温水

清晨喝水必须是空腹喝,也就是在吃早餐之前喝水,否则就收不到促进血液循环、冲刷肠胃等效果。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因为饮水速度过猛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和脑水肿,导致头痛、恶心、呕吐。

2、吃好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能量需要。水果、酸奶、燕麦、果汁等都应该经常出现在早餐中。

3、三餐定时

人体有个生物钟,到点了就该吃,只有保持规律,钟才能走得准走得长。一旦打破平衡,破坏自然规律,身体就会受到损伤。

调整好三餐比例,一般以早、午、晚餐摄入量分别占全天食物总量的30%、40%、30%为宜。三餐最好间隔4-6小时,睡前2-3小时内不要进食。即使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减重,也要尽可能在固定的时间用餐和吃点心。

4、适当午休

适当的午睡可以消除疲劳,人脑细胞的兴奋一般能维持4个小时,午饭后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大脑的供血比较少。身体需要短时间的调整,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午睡还能补偿夜间睡眠不足,使人的大脑和身体都处于一个正常有序的状态。

5、用眼一小时休息十分钟

眼睛是全身疲劳的发源地,眼睛疲劳会产生“疲劳毒素”,进而侵袭全身,使全身都觉得累。只要它们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燥、反应迟钝、疲乏无力和失眠、恶心、欲吐等一系列疲劳症状;眼睛过度劳累,还会牵连五脏六腑。

平时用电脑、看电视、看书,每隔一小时要休息10分钟,同时多眨眼、转眼球;电脑一族将座位稍微调高一些,电脑放得低一些,能保持眼部水分,防止干涩;早晚用毛巾敷眼,早上用凉毛巾,晚上用热毛巾。

6、多伸懒腰活络血循环

人久坐后,加上大量用脑工作容易引起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头昏眼花,腿麻腰酸。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抬高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一系列行为动作。这些动作可以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

此外,伸懒腰还能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较强的收缩,在持续短短的几秒钟内,将很多淤积停滞的血液赶回心脏,增加血液循环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吸氧量,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进肌体新陈代谢;使全身肌肉,尤其是腰部肌肉在有节奏的伸缩中得以平衡,逐渐发达强壮起来,防止腰肌劳损;及时纠正脊柱过渡向前弯曲,保持健美体型。

7、保证睡眠充足

睡眠可以帮助大脑记住新鲜的信息。人们都有这种经验:如果学到新的知识之后,在睡醒的情况下去参加考试,肯定要比刚学好马上就去参加考试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有研究指出,人在充足的睡眠之后,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有更多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卓绝的见解。

长期睡眠不足,会刺激人体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激素过多,容易使人在腹部堆积脂肪。睡眠不足也会降低人体内一种叫立普丁(Leptin)的内分泌产物,立普丁减少会促使另一种叫格莱令(Ghrelin)的激素增加。后者的作用就是促进食欲,使人不停地想吃东西,结果体重超出标准。科学家还认为,即便刻意训练,人还是不能改变需要充分睡眠的最低时限。

睡眠时间就像各人的饭量一样大相径庭。每人每天平均大约是8小时,健康人中大约10%每天可能只需要4~5小时就够了,有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

8、坚持运动

事实表明,参与有规律的锻炼会使人身体棒、感觉爽,精力充沛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