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皮肤病是皮肤癌的前兆,有些皮肤病不及时治疗,也会发展成皮肤癌,发现时悔之晚矣。近年来,皮肤癌的患病几率越来越高,如何能及早发现并治疗是关键。皮肤癌的种类较多,其中发生在面部的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其早期体征、症状与一般的皮肤病相近似,所以容易被忽视。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肿瘤,大多发生在面部,如在鼻侧、颊部、颞部和前额等处。开始仅是米粒或黄豆大小的小结节,黄红色带有蜡光,质地坚硬,其表面可见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结节向周围逐渐扩大可至指甲大小,成为盘状斑块;表层溃破后,其上层结棕色痂壳,基底呈鲜红色,容易出血。溃疡边缘向内卷曲,较硬,呈鼠咬状。可不断向周围扩大,并可侵入深部组织,病损处不痛不痒,病程缓慢,常可达数年之久。结疤后可自愈,但还会复发。临床见到的患者多数已到中期或晚期。
鳞状细胞癌,亦称鳞癌。常发生在面部下唇或头皮处,也有生长在龟头处的。初起为暗红色小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结节中央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并高出皮肤表面,呈菜花样外翻。溃疡基底为肉红色,高低不平,容易出血,面积可发展至桃子大小或者更大。常合并细菌感染而有黏稠脓液,可结痂,具特殊臭味,自感疼痛。
皮肤癌要跟这些疾病相鉴别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s disease):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常见皮肤癌的临床表现介绍
1、鳞状细胞癌
可由角化病、黏膜白斑及其他癌前疾病转化而来。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2、基底细胞癌
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袭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袭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