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养生有一套 秋季养生“三字经”

家庭医生在线 10月21日

广东的秋季短暂,夏秋换季不久便迎来了秋冬换季,如此频繁的冷热交替,稍不注意养生保健的话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很多人觉得养生保健就是要记住一大堆“宜忌”,其实对于懒人们来说,秋季养生保健记住“燥、冷、悲”这“三字经”就够了。

养生对策:分清体质再润“燥”

秋天是偏燥的季节,主要表现为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多数健康人群都可以适应这种“燥”,不会感到极度的不舒服,更不会诱发疾病。

中医讲求四季养生,秋季讲究润燥、滋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养生方式,特别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防不防燥、润不润燥,必须看具体的“症型”。

养生对策:预防心血管疾病

早晚气温低,血管遇冷,会收缩,甚至处于痉挛状态,站在中医角度讲,“寒则收引”。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或心肌缺血。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如果入秋后出现头晕的症状,有必要到医院监测血压。如果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则有必要到医院做一个心电图检查。而真正的预防永远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要随时增减衣物,不要嫌麻烦,另一方面,早睡早起,保证人体阴阳平衡。

养生对策:不妨试试甘麦大枣汤

俗话说,伤春悲秋。秋季容易出现“悲“的情绪,《红楼梦》中本就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秋夜更是吟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诗句。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在秋天悲伤逆流成河,“不是忧伤,不是急躁易怒,而是悲伤,特别爱哭”,可以尝试一下“甘麦大枣汤”——淮小麦30——40克,甘草10克,大枣10克。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淮小麦有“养心气”的功效,甘草可以泻心火,大枣可以补脾益气,三药共同达到养心安神、滋阴养脏的功效。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如果出现心不在焉、睡眠不佳、经常失眠、常流泪、易激动、心慌等症状,饮用甘麦大枣汤也有益处。这个方子男女通用,但常用于女性。(本文来源:爱秀美)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