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老人节 老年朋友养生保健要防旧疾

来源:99健康网 转载 10月20日

即将迎来九九重阳节。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因为其跟“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又有“老人节”之称。那么,老年朋友们在重阳节之后的养生保健要关注些什么呢?为此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付松泉主任给出了日常的一些养生常识。

秋燥容易引发旧疾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付松泉医生指出,当下正是季节转换时节,患有老慢支、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增多。

为何在秋季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付松泉主任解释道:“由于进入秋季雨水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特征。”此外,付主任尤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人认为中医是万能的,通过漫长的调理一切疾病都可以治愈。事实上,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同,是不可以以偏概全的,如果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出现了气管、肺部等器官的炎症,西医第一步进行消炎是很有必要的,有病不可拖,更不可私自擅自用药。”

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头等大事

秋季,天气骤寒,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这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于自身的情况需更加小心。

中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这是因为,秋冬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由于兰州的天气很干燥,大家在呼吸时又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但是要注意的是,儿女在尽孝的时候,一定不要听信街边商店导购推销的所谓‘补品’,天下没有一药治万病的神药,价格不菲的营养品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配方。”付主任说。

饮食先行是养生根基

民间一直有“贴秋膘”的说法,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天气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加强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但是,在养生食疗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付主任告诫广大孝子,在给老人进补时一定要选对方法。

付松泉主任介绍道,秋季气候干燥,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而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本文指导:付松泉,主任医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曾赴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邱德拔医院、中央医院学习,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及老年病的诊治。

相关链接:

重阳不止登高还有口福重阳必吃的四道美食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