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停药易反弹 降压药副作用不用怕

家庭医生在线 09月28日

血压的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说并未予以多少关注,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的高低就像一个晴雨表。当血压高出正常范围,人体的器官会受到不良压力影响。血压高时需要及时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血压对内脏器官的压力,避免受损。

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并非段时间内就可以产生,这种损害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冯颖青主任说,特别是年轻人的耐受力强,加上高血压的损害具有渐进性,因此年轻人患上高血压时即使不吃药也有很大几率没有症状,但这并不代表损害没有产生。冯颖青主任告诉我们,高血压的危害一旦生成就很难逆转,容易造成心力衰竭、肾衰竭、中风等严重的脏器损害,这时再吃药就为时已晚。因此患上高血压一定要及时吃药,将血液对脏器的压力降下来,防止慢性损伤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降压药副作用无需多虑 药物价格与副作用无关

“是药三分毒”的俗语一直在我国流传,很多人认为药物多少都有些副作用,因而排斥吃药,特别是高血压这种需要持续服药的疾病更加容易出现抗拒服药的情况。

冯颖青主任表示,确实每种药物都存在副作用,药物说明书中的副作用包含对肝、肾等器官的损害,但药物都需要通过的药监局审查和医生的认可才能投入临床使用,如果某种药物的副作用发生几率过高是无法通过审查的。因此若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几率远小于高血压疾病对脏器的损害几率的话是需要服药的。而服用哪种药则需要通过医生指引。

药物的价格也并不能反映出药物副作用的高低。冯颖青主任说,药物的价格和药物产地、分子结构、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用药副作用的大小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种药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制药工艺不发达的90年代,降压药的杂质控制技术不佳,很容易造成药物的副作用不稳定,而如今的科技水平早已能将药物的杂质控制到非常好的水平了。冯颖青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广大高血压患者不需要过度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按照医嘱服药才是对待高血压疾病的正确态度。

不足1成高血压患者可停药 擅自停药血压易反弹

依从性较差的病人常会因为症状减轻而擅自停药,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冯颖青主任表示,仅有不到10%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完全停药,一部分人也可以根据血压控制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药,擅自停药会给高血压病人带来巨大的风险。

冯颖青主任告诉我们,很多长效降压药物是有半衰期的,疗效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即使马上停药也不会马上感到血压上升。但这并不能避免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只要停药,绝大部分的患者都可能产生血压上升的情况。冯颖青主任提醒,再次的血压上升不但会打破以往血压调节的良好平衡,还有可能在再次服药时增加控制血压的难度,药物的有效性也可能有所降低。

冯颖青主任介绍说,国外新兴一种提醒高血压病人吃药的方法,病人的药盒与医生的手机可以通过网络相连接,病人从药盒中拿药就可以在医生的手机上显示出来,如果病人忘记吃药医生就会通过电话进行提醒。

市面上的降压药有不少是复方的,因此服药也更加便利,如果病人在饮食、作息、运动等多方面配合,更加能够减少药物的服用,但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不能中断的。

偏方器械只能辅助治疗 药物仍是高血压治疗主要方法

网络上和市场上流传了不少声称可以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器械,冯颖青主任表示,其实目前没有太多的手段可以治疗高血压,吃药依然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但是部分顽固性高血压无法很好控制,经过医生的指导可以通过一些器械进行辅助治疗,但依然需要服用药物。

很多人排斥长期吃药,听说中医偏方有效就希望能放弃药物治疗。冯颖青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只能起到调理辅助的作用,不能抛弃药物治疗仅选用中医辅助治疗。任何辅助治疗都不能代替治疗,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本文指导专家:冯颖青,主任医师,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曾到过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临床高血压专业并获结业证书,为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研究,对心血管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临床急症如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救治水平较高。主要研究临床高血压诊治机理与靶器官损害的保护。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