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顾:2014年11月30日上午8点20分,一名叫曾鹏宇,年仅19岁的少年将一盆即将点燃的钢炭发到微博,并留下一句“对不起大家,我真的要死了”,随即引来数万条评论和转发。在网友的关注中,少年也开始了“微博直播自杀”。
上午12点34分,小曾写下了他人生最后两条微博:“到了最后一刻你却拉黑了我。”最终,这位正值花季的少年以烧炭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整个直播一共经历了4个小时,网络上围观人群迅速聚集,一些人劝慰、报警,但是更有一些人嘲笑、不屑,以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纷纷在微博下面留下“快点死”等类似的言语。遗憾发生之后,不少网友表示,“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多恶意留言,是否就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呢?”若是你,你会选择怎么做?当然,在现今这个高压的社会,除了网络之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碰见各种跳楼、跳桥等自杀案件。当我们直面轻生者时,我们能做什么?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林勇强。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林勇强
保持联系是挽救轻生者最有效的第一步
“当碰到自杀事件时,第一步应当与轻生者保持联系,这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林勇强主任表示,我们应充当朋友的角色,从关爱的角度,通过聊天的方式,如了解对方选择轻生的原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此刻的感受;再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轻生者灌输正能量,引导他往正面方向发展。
“在与轻生者保持联系的同时,迅速让其他人联系警察、救援机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寻求专业帮助。若在网上碰到自杀事件,应在取得联系后,尽快获得轻生者目前所在位置,并通知相关人员前去救援。”林勇强主任说,或许你无法从根本扭转他的思维,但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伸出援手的意识,与自杀者保持联系和沟通,至少可以延缓他自杀的行动,为警察、谈判专家等专业人士争取救援时间。
从根本改变思维方式才能预防再次自杀
“自杀是一种由思想引导的行为。因此,轻生者被成功救下后,并不代表他想自杀的念头完全消失,只要受到某些事件的刺激,他极有可能再次自杀。”轻生者有一个共同点——对外界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且只要遇到挫折,他们极容易产生负面、偏激的想法。“例如:平常人遭遇失恋,可能大哭一场,发泄一下就过去了,但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黑暗,整个世界都完蛋了,从而选择极端的处理方法。”林勇强主任详细解说。
“因此,想要彻底消除轻生者的自杀念头,还需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就是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林勇强主任说,通过认知治疗,让他们了解每件事情都有多面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比失恋,或许是为了遇到更好的人;其次,让他们明白遭遇挫折并不是天大难事,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学习成绩不好、工作业绩不达标等等。因此,无需把困难、挫折放大化。“当他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同时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才能真正减少和避免再次自杀的念头。”
专家简介
林勇强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专社会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社会服务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以及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家庭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工作压力等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
专家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