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饮料种类越来越多,哪种设计的饮料瓶最安全呢?你留意过瓶底的标志吗?这些喝完的饮料瓶子又有哪些用处?
螺纹瓶盖不卫生
饮料瓶盖仅有瓶口顶部与瓶盖胶垫处一处密封,而瓶盖螺纹与瓶口螺纹部分存在较大的缝隙,瓶盖与瓶颈处也没有任何密封措施,并不能保证瓶口螺纹部分卫生。家庭医生在线建议消费者在喝瓶装饮料前最好也像喝罐装饮料一样,把瓶口擦干净,或是使用吸管,但最好还是倒到杯子里饮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卫生。
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消化病内外科诊治中心副主任李德明介绍,瓶口螺纹部分相当于喝饮料的“餐具”,从理论上讲,既然用于试验的墨水能够进入到瓶口螺纹处,那么这“餐具”的安全性就令人担忧;而从饮料出厂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在这段时间里,它一直暴露于空气之中,最可怕的是,在灌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空气或者一些细菌、微生物都有可能污染瓶口螺纹处,并影响饮料的保质期。
“细菌进入造成危害是相对的,对体质弱的人,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体质好的人表现不明显,但须提防慢性危害。”李德明告诉记者,实际上,饮料瓶的螺纹部分仅仅起到加固作用,并不密闭;瓶口处的卫生状况如果不好,人饮用后很容易导致腹泻。
玻璃瓶装饮料最安全
夏天是饮料热销季,除了易拉罐装的饮料外,玻璃瓶等各种包装饮料琳琅满目,那么究竟哪种包装更为安全呢?
有关专家指出,单从包装的材料来说,消费者应首选玻璃瓶装的饮料,玻璃是最为传统的饮料包装,因为易碎,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但其实玻璃才是健康包装材料的首选。除了首选玻璃瓶装的饮料外,从安全角度出发,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金属包装的饮料,包括铁罐、铝罐等易拉罐。而利乐包是复合材料制成,其内部也是塑料。
瓶底标识认识少
据了解,早在1996年我国规定,以带有数字的三角形符号作为塑料回收标志,用以区分饮料瓶的不同材质。但是不少消费者对于这些标识的了解却近乎0。
只要细心,你会发现,很多饮料瓶底部都有不同的标识。有的写着“可回收”,同时还写着不同的数字。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当前常见的饮料瓶再利用,以1号PET材料为主的饮料瓶在设计过程中是一次性使用的,如果要再利用,可适当装上凉水,但不宜装热水,更不宜装酱油、醋等调料以及腌制食物。
此外,同一个瓶子的重复使用时间不要太长,三四天为宜,这样也可避免细菌生长。对于其它材质的塑料瓶,如果标有三角形标记,它本身就属于可回收产品,使用后可将其投放至可回收的垃圾筒内。
另外,饮料瓶底部的数字“1-5”代表不同材质,塑料瓶多为混合材质1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耐热至70℃易变形,使用10个月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在酸性、碱性和水蒸汽环境下可以发生降解,降解产物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2号HDPE(高密度聚乙烯)虽然是一种比较稳定安全的材料,但其加工过程中经常会被加入添加剂,容易滋生细菌。3号PVC(聚氯乙烯)、4号LDPE(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产品,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释出有毒物,现在有些保鲜膜使用4号材质,因此在食物入微波炉加热前,应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5号PP(聚丙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材质,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能耐130℃高温。
提醒:重复利用饮料瓶小心中毒
本来,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体现了环保和低碳生活,但是用得不当,也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饮料瓶由于瓶口小,瓶身大,很难清洗,重复使用会滋生大量细菌。质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尽量不要重复利用空塑料瓶,若真要再利用空塑料瓶,需看清楚其回收标志,明确哪些饮料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给身体带来危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