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具有多由第Ⅰ型及第Ⅲ型,偶由第Ⅱ型变态反应所引起与急性荨麻疹相似的特点谓之荨麻疹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
荨麻疹型药疹症状类型
1、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青年,由于多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风团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及上肢互相融合。
2、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 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即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3、寒冷性荨麻疹
分为两种,一种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罕见, 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 终身反复不止。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 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
积极治疗荨麻疹型药疹是关键,其治疗方法如下:
(一)病因治疗 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 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三)对轻型药疹的治疗 一般于停药后2~7天皮损即可消退,若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口服相当于强的松20~40mg/d,皮疹消退后即可停药或减量,有继发感染时给与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消炎,有糜烂渗液时可用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