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产业动态

两岸共推食品安全机制

家庭医生在线 2015-06-25 13:34:19

早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追溯制度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使食品安全生产受到全程监控。在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两岸共推食品安全机制

记者22日从台北举行的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获悉,今后,两岸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通过手机扫描包装袋上的条形码,将能看到原材料采购、质量检测等食品信息。

据介绍,目前,台湾公共服务平台“食品云”已经将当地520多家学校的校园午餐纳入监管,方便学生家长随时上网查阅。对于台湾企业而言,旺旺集团生产总处总处长曹永梅则表示,旺旺在大陆的数十家工厂,其所有产品都能实现正向追溯和逆向追溯,“假设产品出现问题,可立即调取该批次产品信息,分析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在中国大陆,大数据应用的场景也已进入居民生活。部分城市销售的商品中也配有二维码扫描,市民可通过手机扫描得知食品信息、食品检测结果等。

据了解,目前大陆部门大型食品企业均已开设了食品安全追溯机制,而中小型企业相关制度正在搭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全覆盖正在进行中。

24日,市商务局在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指挥中心邀请市民体验岛城的追溯系统。在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购买肉类、蔬菜,都配有一组20位的追溯码,一旦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平台上将追溯码一输入,从饲养、种植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的全部信息便一目了然。

据了解,目前,全市375个流通节点布设了可以打印追溯码等数据的电子秤,织成了庞大的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其中包括3个批发市场、230个猪肉专卖店、51个超市、48个零售农贸市场、25个集团销售单位,全市肉菜追溯体系累计交易数据4700余万笔,每月追溯数据近220万条,基本实现入市销售的猪肉、蔬菜“来源可溯、流向可查、责任可究”的质量关安全追溯链条。

食品追溯须强化法治保障

关于食品追溯体系,即将施行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由是观之,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建立食品追溯体系负有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事实上,尽管各地建立了各自的食品追溯平台,但是国家统一的食品追溯平台尚未建立,这必然导致各地食品追溯体系标准不一、追溯信息参差不齐。食品安全法还规定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可目前,不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尚在建立之中,而且全国农产品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还处于缺位状态,这使得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缺乏可操作性,农产品追溯体系成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相对薄弱的一环。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基本前提就是追溯信息真实可靠,企业以次充好、张冠李戴、自行定制,实际是弄虚作假,让食品不可追溯,为法律所不容,但是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追溯体系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如各地建立的追溯体系很多没有与监管部门对接等。对于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虽设计有举报制度,但规定相对原则,如给予举报人奖励,至于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以及奖励多少等问题还有待细化,实践中已有地方专门出台规定予以细化明确,可鉴于地方规定适用的地域性特点,而不可能全面解决这一问题。

(责编:梁倩缘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