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学游泳小心中耳炎来袭

家庭医生在线 2015/6/25 13:30:24 举报/反馈

【指导专家】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喉中心 王承华副主任医师

炎热的天气,很多人开始选择游泳避暑消夏。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游泳方式不当,导致耳朵进水,引发或诱发中耳炎的症状也随之增多。7岁男童鹏鹏(化名)最近在小区游泳池学游泳。鹏鹏的妈妈介绍,孩子基本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游泳,开始也没觉得异常,只是前天晚上鹏鹏突然说耳朵特别疼,而且还伴有发烧,家人心想情况不好,于是凌晨就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求助。经过检查以及仔细询问病史,确诊鹏鹏患上的是“急性中耳炎”。对此,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喉中心王承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每年到了游泳季节,耳鼻喉中心每月总能接诊20多个中耳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除了少数由于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之外,大部分都是被泳池水中的病菌侵入耳道,或者污水呛入鼻腔从咽鼓管进入造成了中耳炎,有的孩子首先引起的是鼻窦炎,然后发展成中耳炎。如果是化脓性的中耳炎,久拖不治,很可能会出现鼓膜穿孔的后果,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听力。

为何儿童游泳容易感染中耳炎?王承华说,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尤其是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与中耳相连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因此中耳炎又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此外,大多数的儿童都是游泳初学者,鼻子呛水的情况并不少见。由于儿童的咽鼓管发育不完善,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一旦游泳呛水,水中的细菌更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我们俗称的“脓”)流不出来,而造成急性中耳炎,注意的是,如果游泳后不及时擦干净耳朵,潮湿的环境同样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耳道炎、骨膜炎进而引发中耳炎。

治疗不当可诱发多种并发症

王承华介绍,一般游泳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包括: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因为时间不长,常被忽视。中耳炎中期症状为:鼓室黏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脓性。症状随之加重,体温可高达40℃,耳痛剧烈,听力减退显著。全身伴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耳痛突然消失,或者耳朵里有脓水流出,说明鼓膜已经穿孔。一般的中耳炎患者应连续使用外用消炎药水和口服药。而一些患者往往不遵医嘱按时治疗,仅仅是感觉耳朵不流脓了,就停止用药,这样则会导致急性中耳炎转变成慢性中耳炎。严重者造成耳鼓膜破损、穿孔,长期不愈影响听力等永久性伤害。而反复诱发中耳发炎流脓,更可能引起听力丧失或严重感染,甚至出现菌血症、败血症,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合理预防 避免疾病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的患者不宜游泳。游泳时还可使用专用耳塞,以防止水进入。中耳炎患者要多饮开水,保持外耳道干净;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且不能受到压迫;按时服药、换药;还可经常作吞咽动作,保持咽鼓管畅通。在彻底治愈前应禁止下水,洗澡时也要当心耳朵进水。中耳炎患者还应忌烟酒,不能吃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服人参、鹿茸、肉桂等热性补药;可多吃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黄瓜、荠菜、芹菜、苦瓜等。

王承华介绍说,中耳炎病情可大可小,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过几天才发生耳痛、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若未经及时治疗,中耳炎有可能演变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发展成脑炎,特别是儿童。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以下中耳炎的症状:

1、小儿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2、若是幼儿,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在晚上。

3、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儿,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

4、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一、近期内做过鼓膜置管,鼓膜切开等耳部手术的患者不宜游泳;

二、患有感冒、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

三、尽量不做跳水等动作,避免呛水;游泳时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耳道进水;使用鼻夹防止呛水;

四、游泳时如发现鼻部或耳部不适,应暂时休息,如果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五、上岸后侧向弯头单脚跳跃排除耳内积水,保持耳内干燥。

本文指导医生:
王承华

王承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耳鼻喉科

擅长疾病: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中耳显微手术,...[详细]

(责编:姚晓珠 通讯员:田乃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