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友抗抑郁用药需谨慎

家庭医生在线 2015/6/24 6:18:39 举报/反馈

血糖与心情,看似毫不相干,可实际上却是对“难兄难弟”。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轻度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3.6%,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19.5%。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病率为22.5%,焦虑发病率为35%,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有特定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糖尿病从“治心”开始

1、科学认知,避免陷入心理误区

终身服药对于众多糖友而言,常常会有心理上的负担,总觉得一辈子依靠药物,就算坚持吃药病情也不会好转,也就会有了破罐破摔的想法,同时由于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容易陷入不以为然、失望、无助、矫枉过正、悲观沮丧、抱怨内疚、抗拒对立、掉以轻心、药物万能、焦虑恐惧的心理误区。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糖尿病在生活中已非常常见,目前虽说不能治愈,但在合理地控制下,可以过上与常人无异的生活。乐观地对待糖尿病,也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

2、融入社交团体,转移不良情绪

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糖友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也是正常的,但不能任由其恶化,需要及时制止不良情绪。积极寻找亲戚朋友倾诉、向其他糖友请教经验、或是寻求医生的帮助,发泄情绪,尽量减少消极心理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人多交往,参加有益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与更多的人交往,尤其与糖尿病患者的交往,可以相互探讨控制糖尿病的经验、体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再者,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经常深呼吸、自我暗示等,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3、血糖监测扫除恐惧焦虑

恐惧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不清楚血糖高低,同时条件也不允许经常到医院测血糖,因此糖友容易患得患失,经常惧怕并发症的发生,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总是处于担心忧虑。不管处于糖尿病的哪个阶段。专家提醒,糖友都应拥有一台家用血糖仪,以适时的了解血糖的波动,一方面可以减轻焦虑,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的安排饮食、运动和用药,有效的控制糖尿病。

糖友抗抑郁用药需谨慎

调查发现,64%的糖尿病患者在过去一年中有过至少一次抑郁发作,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复发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因此,越来越多的糖友被抑郁阴影缠上,不得不使用一些精神类药物,帮助大脑正常运作。然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日前发布声明,要求所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说明书上增加一项提醒,即这类药物有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病危险的警告。普通人使用这类药物要注意预防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则更要谨慎使用了。

虽然精神类药物引发糖尿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糖尿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2倍。盲目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引发代谢紊乱,继而发展为体重增加或胰岛素抵抗,引起或加重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还有学者认为,药物可能直接改变了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因此,一方面,对需要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来说,要注意及时筛查,预防和避免高血糖的风险。另一方面,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药物改善情绪要慎重。可以优先尝试一些“天然”心情调节方法。比如告诉自己,糖尿病只要控制得好,对生活质量并没有太大影响,用不着过于紧张。此外,糖友可以参加一些“糖友俱乐部”或“互助小组”,与病友相互交流、分享控糖经验,这对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很有帮助。做冥想、外出散步或接触大自然等,对改善心情也有好处。必须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责编:司万利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