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使用验孕棒注意6方面

家庭医生在线 2015/4/4 7:24:36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通过验孕棒来测试自己有没有怀孕,那么验孕棒应该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你又知道多少呢?

验孕棒什么时候用

1、尽量采用早晨的第一次尿液进行检测,因为这个时候的激素水平最容易检测出来。实在不行的话,要保证尿液在膀胱中起码四个小时才用来检测。

2、不要为了增加尿液而喝过多的水分,因为这会稀释了激素的水平。

3、在开始检测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准确根据每个步骤去做。

4、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标签说明。

验孕棒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应为了增加尿液而刻意大量喝水,这样会稀释怀孕激素在体内的含量,从而影响检测效果,很有可能会检不出。

2、尿样应取早晨第一次尿液。如不方便,也应取停留在膀胱中四小时以上的尿液进行检测。

3、某些药物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食用验孕棒要注意这6个方面

1、尽量采用早晨的第一次尿液进行检测,因为这个时候的激素水平最容易检测出来。实在不行的话,要保证尿液在膀胱中起码四个小时才用来检测。

2、不要为了增加尿液而喝过多的水分,因为这会稀释了激素的水平。

3、在开始检测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准确根据每个步骤去做。

4、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标签说明。除此之外,如果是异位怀孕的话,HCG水平可能会很低因此不能通过验孕棒检测出来。要确认检测结果的话,一定要看医生。

5、宫外孕是属于怀孕的一种,验孕棒无法确诊宫外孕,只能测出怀孕,确诊宫外孕需做B超或血hcg。 测出宫外孕的最常用的是1)B型超声显像法:最早在怀孕5周时可见到妊娠环。若见到胎心搏动与胎动,可诊断早期妊娠、活胎。2)妊娠试验:酶免疫测定法测尿HCG,即早早孕诊断试纸;也可以抽血测血HCG,准确率要高些。

6、验孕棒是一次性用品,第一次使用之后就算没有出现任何结果也不能再次使用了。验孕棒没有出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准确,或者是试纸已经过期、失效造成的。早孕试纸自测率为75%左右,5分钟内观察有效,有时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为了提高验孕棒检测怀孕的准确率,在使用验孕棒测试时一定要安排在月经推迟的一周左右,并且应尽量使用清晨的第一次尿较为准确。

(责编:姚晓珠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使用验孕棒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该注意点什么呢

你好,结合你的所述,顺产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清洗会阴部伤口的,可使用棉棒将溶液涂抺与患处消毒。保持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

Q:老婆没用过验孕棒,现在不知怎么用,请教一下使用验孕棒的注意...

没有用过验孕棒的话,一般纪念版包装上面都会有说明。如果你要检测的话,最好就是要用晨尿来测了,会比较精准。

Q:验孕棒怎么看

验孕棒一般有以下判定结果:1、验孕棒两条红线:一条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怀孕初期症状位于质控区(C)。是阳性的表现,表明已怀孕。2、验孕棒一条红线: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怀孕期间可以同房吗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是阴性的表现,表明未怀孕。3、验孕棒一条深一条浅:一条位于测试区怀孕多久能测出来(T)内比较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颜色较深,是弱阳性的表现,表示有怀孕的可能。4、验孕棒没有红线: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怀孕初期应注意什么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条已变质损坏。验孕棒的主要原理是检测HCG值,即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值。这种激素是由胎盘制造的,一般在怀孕几天后它就会出现在尿液里,但由于怎样才能怀孕量少,开始不易测验出来,直到10天至14天才日益明显。所以建议在月经推迟后10-14天检测比较好。验孕棒是检查怀孕与否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那么,验孕棒怎么看?验孕棒一般有以下判定结果:1、验孕棒两条红线:一条位于测试区(T生男生女预测表)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是阳性的表现,表明已怀孕。2、验孕棒一条红线: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怀孕三个月胎儿图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是阴性的表现,表明未怀孕。3、验孕棒一条深一条浅:一条位怀孕注意事项于测试区(T)内比较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颜色较深,是弱阳性的表现,表示有怀孕的可能。4、验孕棒没有红线:质控区(C)未出现紫怀孕前的准备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条已变质损坏。验孕棒的主要原理是检测HCG值,即人体绒毛怀孕一个月膜促性腺激素的值。这种激素是由胎盘制造的,一般在怀孕几天后它就会出现在尿液里,但由于量少,开始不易测验出来,直到10天至14天才日益明显。所怀孕的征兆以建议在月经推迟后10-14天检测比较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