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长了一个肉疙瘩。肉疙瘩刚开始很小,绝大多数病人不会有什么不适症状。肠息肉很常见,多为单发或者多发,超过100个叫肠息肉病。肠息肉按病理类型可以分腺瘤样息肉、潴留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息肉五种。这五种息肉里只有腺瘤样息肉会恶变,但是肠息肉中腺瘤样息肉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对肠息肉决不能轻视。
形成息肉的4大病因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这已经反复多次的动物实验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饮食中脂肪成份越来越多,而蔬菜纤维类成份减少,包括肉类进食增加(特别是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类)导致大肠息肉、癌肿的发病也越来越多,这与脂肪刺激肝脏排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分化成有害的胆酸成份,刺激大肠产生息肉有关,进一步恶变成癌肿。
遗传因素:息肉形成与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在遗传机会上没有性别的差异。
炎症刺激:结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黏膜的息肉生成。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