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预防婴儿口疮

家庭医生在线 2015/2/21 8:47:25 举报/反馈

在换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感冒,人在感冒的时候免疫力会下降,病毒也会乘虚而入,所以这时候很容易引发口疮。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婴儿口疮的出现呢?

该如何预防婴儿口疮的出现

很多患有口疮的人都是在过度劳累后发病或加重的,尤其是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疮可以说是一种因生活状态不佳导致的“文明病”,因此要适当减压,放松精神,避免过劳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感冒流行时,喝上几包板蓝根,杀杀感冒病毒,同时也可以有预防口疮的功效。如果您已有口疮了,可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有利于其治疗。

患口疮的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在月经前夕容易患口疮,说明口疮的发生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关,即一旦体内雌激素减少,就容易患口腔溃 疡。因此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保养,不要过度减肥,每日饮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要经常食用能补充雌激素的天然食物,如大豆、洋葱等,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雌 激素的正常分泌。

还有就是如果您在试用了某种新牙膏,或吃了某种从没吃过的食物之后患了口疮,读者要考虑是不是过敏引起的,要立即停用停吃。另外,建议用温水漱口,然后将少量原汁蜂蜜敷在溃疡面,多次重复,第二天溃疡就会明显好转。

口疮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因此应注意排便通畅。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多饮水,至少每天要饮1000毫升水,这样可以清理肠胃,防治便秘,有利于口疮的恢复。

口疮多半也伴维生素b2的缺乏,用维生素b2、b6等维生素b群治疗都是有效的。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可多 吃黄色和深绿色的果蔬,至少每天要食用500克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此外还应通过饮食牛奶、鸡蛋、小麦胚芽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锌等。

三种原则有效防治婴儿口疮

防治婴儿鹅口疮原则一:

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如母乳中的主导蛋白质α-乳清蛋白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不但可以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在大肠中定殖,还能使它继续繁殖。更何况母乳中还含有双歧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能起到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

防治婴儿鹅口疮原则二:

如果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造成的婴儿鹅口疮,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增加机体抵抗力,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药物;同时使用抗真菌的药物。

防治婴儿鹅口疮原则三:

为了避免因接触不洁食具造成的婴儿鹅口疮,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包括食具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清洁,尤其是护理孩子前要洗净双手。

防治婴儿口疮的食疗方

推荐1、荷叶冬瓜汤:取鲜荷叶一块,鲜冬瓜500克,加水煲汤,食盐水少许调味,饮汤食冬瓜,每日3-4次。

推荐2、竹叶灯芯乳:取淡竹叶6克,灯芯草1。5克,水煎取汁10毫升,兑乳汁中拌匀服用,每日数次,不拘多少。若没有灯芯草,那么单用鲜竹叶也行的,方法为取鲜竹叶一把,洗净,入水加冰糖适量,煮沸片刻,代茶饮。

(责编:姚晓珠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鹅口疮

预防鹅口疮从产妇做起。首先对产妇的阴道霉菌应积极治疗,防止胎儿经产道分娩时受到感染。对患儿应进行隔离,避免互相传染。注意饮食卫生,对所有食具应进行严格的煮沸消毒。食物宜新鲜、清洁。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损伤口腔粘膜引起感染。凡禀赋不足、久病、久泻的婴儿,须更重视护理,避免鹅口疮的出现。对鹅口疮患儿用2%碳酸氢钠溶液在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局部涂1%龙胆紫。

Q:如何预防鹅口疮?

一般来说,想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建议最好可以做好以下工作: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5.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6.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Q:如何预防鹅口疮?

一般来说,想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建议最好可以做好以下工作: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5.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6.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