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黄疸怎么办?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17日

黄疸,胰腺癌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胰腺癌患者要如何有效地应对黄疸呢?

可手术治疗黄疸

当确诊病人的黄疸是由胰腺癌梗阻所致时,应尽可能解除梗阻消除黄疸。可应用CT或MRI薄层扫描评估肿瘤是否能够切除,准确性可达到80%。

如果术前评估可手术切除,则应积极手术,术后4~6周黄疸会逐渐消失;如不能切除,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胆管或胆囊与空肠吻合等解除梗阻。

如果术前评估不可切除,则应考虑侵入性小的办法来解决梗阻,消除黄疸,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如下:

一、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明确梗阻部位后,行支架置人术,在有经验的单位成功率较高,但缺点是有发生胆管炎的可能,且支架可能再次被堵塞。

二、如上法不成功,可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如引流通畅,可经引流道置入支架,此法创伤较上法稍重,且置人成功率一般较低,故使用较少。但即使不能置人支架,仍可持续外引流消除黄疸。

三、经腹腔镜行胆囊空肠吻合术,如患者同时存在胃肠道梗阻,也可同时行胃肠吻合术是其优点。

胰腺癌引发黄疸主要是因为癌细胞增殖梗阻导致的,所以抑制癌细胞快速增殖,并定期观察癌细胞增殖是防止胰腺癌黄疸发生的方法之一。在一般的化疗和手术外建议采用中药治疗。中药抗癌药物如人参皂苷Rh2(16.2%)无毒副作用,防止因治疗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抑制癌细胞增殖方面,人参皂苷Rh2主要是作用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对S期和M期细胞最为敏感。让癌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减少癌细胞进入下一个分裂周期。还可以通过阻断生物反应体系中一些重要酶类的合成与代谢来发挥抑制肿瘤的增殖。降低端粒酶的活性,使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除了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这些都可以防止因胰腺癌细胞增殖导致梗阻诱发黄疸。

胰腺癌患者黄疸可通过上述方法预防和治疗,黄疸是很多并发症的基础,及时治疗和预防黄疸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让癌症患者更好得面对治疗。

(责编:邱若菲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